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依附与超越:中国古代审美的两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8-06-14 10:07

  本文选题:审美 + 艺术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审美与功利目的相伴而生,美依附在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边缘而存在,审美以实用性和功用性为目的。超越实用功利目的,获得独立自足的发展空间是审美和艺术努力的方向和最高境界。但是当审美和艺术完全摆脱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附庸地位时,往往走向空洞和淫俗。因此,依附于政治、宗教和实用器物而产生和发展,又要努力超越这些外在因素的束缚,在纯审美与实用性两个端点之间做钟摆式的运动,这才是审美和艺术正常健康发展的态势。
[Abstract]:In the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aesthetic and utilitarian purposes are accompanied and born. Beauty is attached to the edge of religion, politics and practical objects. Aesthetics is practical and utilitarian. Transcending practical utilitarian purposes,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independent self-sufficiency is the direction and the highest realm of aesthetic and artistic nurseries. When it comes to the vassal status of religious,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utensils, it tends to go to empty and prostitution. Therefore, it is dependent on politics, religion and practical utensils to produce and develop, and strive to transce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se external factors, and do the movement of the clock pendulum between the pure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two endpoints, which is the norm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 The situ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罗春梅;;佤族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利民;;内蒙古动漫产业的文化资源及发展取向[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战阔;再论秦代赋役负担过重问题[D];郑州大学;2014年

2 李昆仑;中原地区汉代夫妻合葬墓初论[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7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17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