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本文选题:意境 + 情景交融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摘要】:意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中一个基本范畴 ,与王国维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不仅自觉地把意境概念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 ,而且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上对其进行了新的整合 ,从而使这一古老概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Abstract]:The reason why artistic conception can become a basic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ng Guowei's creative research. He not only consciously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s the highest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but also carried out a new integr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l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us making this ancient concept radiate fresh vitality in the new context.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山西临汾041004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0年03期
2 周祥森;试析史学评论界“栽花”风盛行的原因[J];学术界;2000年01期
3 潘知常;《红楼梦》:“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纪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100周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陈芳,张天曦;王国维对中国美学的贡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潘知常;王国维的美学末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7 蔡春;易凌云;;审视教育中的“身体”——兼论教育中的“身体惩罚”[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孙重贵;香港旅游散文诗略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马先彦;“祖先崇拜”与“礼”[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志清;生态思维与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av本;;以屈原为例: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2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永豪;无言的逍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兴国;存在之思与传奇之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新亮;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张明;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圣河;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薇;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思想浅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永香;梁启超政治功能论小说观[D];湘潭大学;2002年
5 杜军;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现代性[D];青岛大学;2004年
6 付雅辉;意境:生命之思的审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辉;现代性现象及其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安尊华;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向学;王国维“文化人格”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春雷;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意识中的山水情结[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阿诺德·伯林特,李冬妮;环境:向美学的挑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杨云峰;;美在自然[J];医学美学美容;1994年04期
4 陈国雄;;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5 章辉;荷加斯形式美学要论[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陈亮;自然:从神性走向理性——康德黑格尔美学中的自然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赵志军;中国古代自然范畴的审美内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泓峻;席勒美学思想的矛盾及其意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9 施建业;和谐——最高的审美理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丁国旗;当代美学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关于建构新美学的思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兴伟;试论嵇康的审美人生[D];辽宁大学;2008年
2 姜莉丽;约翰·杜威经验论美学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7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1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