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本文选题:审美理解 + 审美同情 ; 参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摘要】: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Abstract]: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sympathy are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aesthetic subject. Understanding makes the self subject communicate with him me subject in epistemology, compassion makes self subject communicate with him and me subject on the theory of value. Aesthetic subjectivity has bridged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realized the full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and reached the same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sympathy. The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leads to the emphasis on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neglect of aesthetic sympathy. Chinese aesthetics is biased towards aesthetic sympathy, and the two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姚爱斌;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云莺;;耻感、耻德与公共文明的培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3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4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杜疆;;试论归纳问题及波普尔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U,
本文编号:2024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2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