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主体论身体美学的建构
本文选题:主体论身体美学 + 诞生踪迹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在中西美学史中,身体曾长期被当作客体。然而,这种客体论身体美学陷入了不可解的逻辑困境:倘若精神与身体等实在者是完全不同种类的存在,那么,它如何才能驾驭、观照、言说与它不同质的身体和其他实在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客体论身体美学始终没有给出圆满的答案。自古希腊起,部分美学家另辟道路,试图证明精神活动不过是身体的功能。这个思路长期被主流美学遮蔽,直到现代性开启时才逐渐显示出其阐释力,并最终在尼采等人那里发展为完整的主体论身体美学体系。后者将身体当作生存实践的主体,使美学回到了其起源和来处,很可能预示着美学未来的建构形态。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the body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object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is objectivism body aesthetics is in an unsolvable logical dilemma: if the physical beings such as the mind and the body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kinds of existence, then how can it be controlled and viewed, What about the body and other reality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it? To this question, objectivism body aesthetics has never given a satisfactory answer. Since ancient Greece, some aestheticians have been trying to prove that mental activity is merely a function of the body. This idea was obscured by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s for a long time, and only gradually showed its explanatory power when modernity opened, and finally developed into a complete body aesthetic system of subject theory in Nietzsche and others. The latter regards the body as the subject of living practice, which makes aesthetics come back to its origin and place, which may foreshadow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卢亚明;老子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林可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陈也奔;从内在价值理论看环境伦理的定位[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周可真;;儒教之“天”与基督教之“上帝”——由儒教是否宗教引起的文化反思[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8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菁;;维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辟瑞;;海德格尔,,德里达与动物[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
本文编号:2030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3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