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之后:形而上美学的重建
本文选题:中国经验 + 后现代社会 ; 参考:《上海文化》2015年08期
【摘要】:如果说,百年中国现代美学史的每一步都与西方美学的"介入"息息相关,那么,当把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到后现代理论都学习一遍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个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之后"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如何走出"美学在中国"的尴尬,创立真正的"中国美学"的问题。对此,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到8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几代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对今天的美学研究者而言,由于时代变了,消费经济、大众文化和互联网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感性,因而对理论的需求也更趋迫切和强烈了。我们相信,美学既然被冠之为感性学,既然奠基于人类的情感与审美活动,那么中国美学必然要反映中国的感性、中国的情感和中国的审美,充满主体意识的"中国美学"只有在直面中国经验和中国传统中才能创立起来。为此,本刊以"探索中国美学的当代进路"为题,编发五位著名美学专家的思考,以飨读者。读者们会发现,尽管他们给出的具体答案不尽相同,各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下问题的重视却是高度的一致,这足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Abstract]:If every step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esthetics i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ven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what can we do when we study western aesthetics from Plato to postmodern theory? The problem of "post-moder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s, in the final analysis, how to get out of the embarrassment of "aesthetics in China" and create the real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is regard, although from the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in the 1950s to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since the 1980s, generations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is issue, but for today's aesthetic researchers, the consumption economy has changed due to the change of times. Popular culture and Internet greatly liberate people's sensibility, so the demand for theory is more urgent and intense. We believe that since aesthetics is prized as sensibility, since it is based on human emotion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 then Chinese aesthetics must reflect China's sensibility, Chinese emotion and Chinese aesthetics.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is full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an only be established in the face of Chinese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 For this reason, five famous aesthetic expert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topic of exploring the Contemporary path of Chinese Aesthetics. Readers will find that, although they give different answers and distinct personalities, their attention to China's current problems is highly consistent, which is enough to give us a profound less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根发;;论柄谷行人“阅读马克思”[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2 董山民;;启蒙话语探析:普特南和罗蒂的实用主义视角[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3 徐岿然;;信息社会之批判理论何以可能?——兼评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的信息相对主义思想[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4 张洪波;;儒学传统观的演变[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5 李龙;;解构与“文学性”问题——论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6 李金鑫;张君平;;伦理学研究中的“问题”与“真”——基于社会伦理研究的视角[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7 卞绍斌;;文化多元主义与人类团结的当代论证[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8 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读《受活》[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2期
9 徐伟;李腾;;浅析真理与进步问题——罗蒂真理观思想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10 韩克永;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及对文学理论的观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王梦阳;;后现代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亚军;;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王俊;;罗蒂与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场景[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刚;;理查德·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科学哲学思想论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张清民;;消解与重构:罗蒂后哲学美学的双重文化追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昊;“神圣”的科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溟;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晨霞;约定客观:罗蒂的“弱”相对主义思维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邬胜利;无原则的伦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8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勇;复杂性科学的哲学透视[D];新疆大学;2011年
10 詹德超;论舒斯特曼的通俗艺术观[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飚;三联·中国经验丛书[J];读书;2000年05期
2 温铁军;;“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J];开放时代;2008年02期
3 肖虹;贾建萍;;唱响宗教和谐的中国经验——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纪实[J];中国宗教;2010年05期
4 张利群;;文学批评中国经验的价值取向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梁树发;;中国经验、中国式表达中的哲学解读与哲学发现[J];理论视野;2013年10期
6 ;文学表达与“中国经验”[J];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03期
7 郑杭生;;提炼杭州经验、汇集地方经验、贡献中国经验的好形式——简评“2008中国城市生活品质点评活动”[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9年08期
8 刘威;;从“中国经验”到“中国模式”——慈善救助之文化逻辑、经验局限与发展走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孔明玉;;对中国经验的智性梳理——关于朱小如《对话:新世纪文学如何呈现中国经验》的解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张清华;;乡土叙事与中国经验,网络冲击与社会承担——关于现时代四个文学问题的片段思考[J];百家评论;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曙光;;中国:问题、经验与理论[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吴永辉;;“中国经验”的理论张力[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陈理;;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N];北京日报;2004年
2 甘应鑫;《芳草》发起“中国经验”讨论[N];文艺报;2007年
3 ;开拓考察中国经验的新境界[N];文汇报;2007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世行输出中国经验?[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培林;社会建设也需要“中国经验”[N];北京日报;2008年
6 张剑荆;印度经验值得重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贺雪峰;社会科学研究应进入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鲁小彬 通讯员 黄家亮;在实地调查中深入探究“中国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印久青;从国际对比中总结“中国经验”[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Romer Cornejo 墨西哥学院中国当代史教授;“中国模式”不能有效解释中国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烨;阿拉伯世界关于“中国经验”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白钰;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认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唐淼淼;浅析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经验方式[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4 梅田生;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及启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078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7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