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卡尔松环境美学中的“类比”及其理论困境

发布时间:2018-06-29 11:45

  本文选题:艾伦·卡尔松 + 环境美学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卡尔松通过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的类比,取得了自然审美的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并建立起相应的环境美学理论。但他的"类比"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将非普遍性的艺术欣赏原则作为普遍性欣赏原则,将非审美原则作为审美原则,将外在的、辅助性的因素作为内在的、核心的因素,等等。这些缺陷的存在造成了卡尔松环境美学的理论困境,使得对自然的"欣赏",在坏的情况下并不是审美,在好的情况下亦只能获得一种非自由的"依附的美"。其实,知识运用在审美中的效力有限,不能喧宾夺主居于核心地位。唯有摆脱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各种束缚,超越主客观对立,将人"自然化"之后,方能实现科学认知主义的"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的目标。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ogy between natural aesthetic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Carlsson has obtained the scientific cognitive standpoint of natural aesthetic and establishe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but his "analogy" ha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 appreciation of the non universal artistic appreciation principle, the non aesthetic principle as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and the exterior. The auxiliary factors are internal, core, and so on. The existence of these defects leads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ament of Carlsson'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which makes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in bad circumstances, not aesthetic, and in good circumstances, only a kind of non free "attachment beauty". In fact,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the aesthetic is limited, Only to get rid of the core position of the master is to get rid of all kinds of restraints includ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transcend the opposi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view, and after "Naturalization", we can realize the goal of scientific cognition, "as it is as it is", to appreciate natu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研究”(10BZX077)
【分类号】:B8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陶睿;;GRE类比题目方法分析之“spend & talk”[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0年Z1期

2 王萌;;“k8乃一声山水绿”命题的环境审美思想[J];齐鲁学刊;2010年01期

3 吴松初;;语用类比的本质特性及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之探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4 陆伟杰;;设计院校《环境美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J];上海艺术家;2010年01期

5 王祖哲;;“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6 薛富兴;;论艾伦·卡尔松的“环境模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夏星;;构建人性化的步行空间——重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8 杨文臣;;从环境美学到生态美学——论现代西方环境美学的未来走向[J];社会科学家;2010年04期

9 刘艳亮;;生态美学与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约·瑟帕玛;王宪生;;两个城市,两种乌托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子昌;;部分类型企业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与测算[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2 宋斌;;人类学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黄晓娟;;3—6岁儿童关系类概念的学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罗劏;葛兴;郑燕英;苑嗣纯;蔡红;;高等教育中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类比[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张毅;;类比、联想、推广和数学创造[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6 许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张少文;;浅谈研究性学习方式与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整合[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8 李秋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铁的新四军》陈列浅谈[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9 鲍世行;;山水城市: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奚蓉蓉;;让数学课堂“活”起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城市——我们的家[N];光明日报;2008年

5 刘婉约;教你几个ACCA做题高招[N];财会信报;2005年

6 宋一凡;爱“钻”才会赢[N];中国审计报;2005年

7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8 ;“世界办公室”离我们多远?[N];文汇报;2005年

9 肖持刚;与其修修补补不如脱胎换骨[N];西安日报;2005年

10 杭春燕;南京户外广告数量过多色彩过艳[N];新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立;城市结点文化特质及其协同观[D];重庆大学;2006年

6 范领进;知识价值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利娟;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合情推理理论探究和实践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世雄;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玲;概念合成理论对中国禅诗意义构建的认知阐释[D];湖南大学;2010年

4 张露;“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营造方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胡新辰;当代我国住宅小区的环境美学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6 刘梅;中学数学概念教学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左卫尹;“生态园”园林设计及审美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8 王萌;柳宗元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薛强;城市道路网发展合理规模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8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