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本文选题:创造社 + 马克思主义美学 ; 参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界论述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时 ,缺少一个自身演进的“量变”进程。其原因之一 ,是忽略了从渐进的、整体性的动态进程 ,来描述、考察创造社接纳、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情况。 2 0世纪 2 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的历史语境 ,影响、引导创造社主要成员趋向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念之外 ,他们关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本质与功用、创作主体的社会性、资本主义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的论述 ,均受启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
[Abstract]: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discuss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esthetics in China, lacking a process of "quantitative change" in its own evolution. One of the reasons is to ignore the gradual and holistic dynamic process to describe, investigate the acceptance of creative society, and apply Marxist aesthetic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Japan and China in the 1920s influenced and guided the main members of the Creative Society towards Marxist aesthetics. In addition to master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y are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base and ideology,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social nature of the creativ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ism and art. The exposition of the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is inspired by Marxist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关于创造社的一些问题[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2 陈颂声;;创造社横遭国民党政府查封的前前后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阳翰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J];文学评论;1980年02期
4 薛绥之;;中国新文学史讲座·第二讲——“五四”时期的文学社团[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2期
5 张傲卉 ,李思乐 ,周毓方;成仿吾与鲁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6 陈颂声;;鲁迅和创造社[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7 张重宪;;“挤”[J];读书;1981年09期
8 钟文练;;关于创造社的成立地点[J];学术研究;1981年05期
9 杨有业;郁达夫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后……[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0期
10 益民;;伊藤虎丸编:《创造社资料》[J];读书;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清;;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代际意识”的萌生及其意义[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2 孙书文;;文艺与革命“经历久远的恋情”——对周扬文艺思想前史的研究[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高信;;王独清后期二三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涌泉;;偏枯:五四小说家的审美方向[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俞兆平;;新人文主义与闻一多的《诗的格律》[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6 韩斌生;;《〈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再评价[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乔丽华;;鲁迅与河上肇[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工藤贵正;;厨川白村著《近代的恋爱观》在民国文坛中的影响[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汤欢芹;;鲁迅与革命文学论争[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成仿吾;;《郭沫若选集》(英文版)序[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嘉欣;明天你住哪个“主题”[N];中国煤炭报;2000年
2 陈旭;文化名人与《新小说》[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郭馨;在文学的背后[N];文艺报;2000年
4 见习记者 应建勇;省农科院科技兴农年创效益二十八亿[N];浙江日报;2000年
5 王新华;鹿泉市如何进行旅游招商引资[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李幼飞;发扬“团结求实敬业创新”精神[N];科技日报;2001年
7 罗致明 张京华;创造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新模式[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钱文辉;“文革”初期走访郭沫若[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斯文在蜀 笔走百年[N];四川日报;2001年
10 贾植芳;甘守寂寞探“左联”[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澄霞;创造社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4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5 咸立强;创造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新顺;新文学的书写规范转向[D];河南大学;2006年
8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艳丽;1917—1927:中国新诗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英;尼采思想在创造社作家作品中的反映[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卫国;冲撞与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韩永杰;“创造社”和“白潮”派诗歌的浪漫主义思潮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6 刘振强;论实用理性对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消解[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蔷;《创造季刊》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敬;论《洪水》[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瑞香;论《文化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杏梅;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2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8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