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式的自由
本文选题:“游”灵性解放 + 美学意义 ; 参考:《现代交际》2013年12期
【摘要】:本文对中国汉字"游"在美学中的意义展开分析,阐述其独特的哲学内涵。中国美学中的"游"是精神在天地万物之间自由往来,彻底放松,没有束缚。这种纯粹的体验,正是一种诗一样的智慧,能够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这与西方概念中的"游"有不同之处。从而寻找到中国美学特有的审美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you" in aesthetics and expounds its uniqu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In Chinese aesthetics, "travel" is the free exchange of spirit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complete relaxation, no restraint. This kind of pure experience is a kind of poetic wisdom, which can connect the thinking of all things and open the boundary between "I" and the world in the poetic min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wim" in the western concept. In order to find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吉林动画学院;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薛保华;;中国美学语境中“风格”语义演变探讨[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2 樊美筠;当代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美学——九五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一瞥[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3 孙焘;;提升人生境界与“大美育”[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4 高建平;杨玉娟;;美学、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的发展[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5 李天道;;中国美学与传统人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6 潘知常;海德格尔的“真理”与中国美学的“真”——中西比较美学札记[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邓新华;评李旭《中国美学主干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9 成中英,刘翠丽;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10 张家梅;味“和”之内涵及“味”论之美学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6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章辉;南宋休闲文化及其美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3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3 罗珍;论“纯粹”的美学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5 孙民;禅宗思想的美学解读[D];山东大学;2005年
6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王昭勇;论海德格尔思想中大地范畴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0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0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