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
本文选题:他者性 + 主体间性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他者性美学是在他者性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列维纳斯从他者的超越性出发,把审美界定为超越经验意识的感觉,把美确定为物的本原状态。这样,他的美学就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而否认了审美的超越性。同时,他认为美只是"物"的还原,它超越于存在,因此不是主体,也不是人的对象,与人无关。这一思想固然摆脱了主体性,但也否定了审美的主体间性。另一个他者性美学家路易斯认为,审美源于道,道是他者,具有伦理性。艺术的他者性体现在语言、文本、创作、接受各个环节,因此审美具有公共性、客观性,而不是主体性的活动。这一理论使审美的超越性和主体间性发生了变异。从本质上说,他者性美学对他者的超越性和非主体性的强调,实际上是超越性和主体间性理论的扭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他者性美学的发生,为肯定审美的主体间性和超越性开辟了道路。
[Abstract]:The aesthetics of otherness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philosophy of otherness. From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other, Levinas defines aesthetics as the feeling of transcend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experience, and determines the beauty as the original state of things. In this way, his aesthetics tends to naturalism and denies the transcendence of aesthetics. At the same time, he thinks that beauty is only the restoration of "thing", it transcends being, so it is not the subject nor the object of man, and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an. Although this thought got rid of subjectivity, it also negated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aesthetics. Lewis, another other aesthetician, believes that aesthetics originates from Tao, and Tao is other and ethical. The otherness of art is embodied in language, text, creation and acceptance. This theory makes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intersubjectivity change. In essence, the emphasis on transcendence and non-subjectivity in the aesthetics of otherness is in fact a distorted form of the theory of transcendence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this sense, the occurrence of otherness opens the way for affirming the intersubjectivity and transcendence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文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133)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时;张海涛;;审美与主体间性的“越界”——关于主体间性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讨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梁冬华;;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学——论国内美学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的三种立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近年来“主体间性”理论讨论述评[J];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5 李咏吟;;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丁朝虹;;论“味”的身体性的主体间性[J];文艺争鸣;2011年10期
7 章海荣;;主体间性:生态美学哲学基础简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周文杰;周红路;;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J];理论界;2008年12期
9 苏宏斌;;主体性·主体间性·后主体性——当代中国美学的三元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春时;;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确;;论美学的人间性[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徐仲佳;道德形而上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黄力之;审美抗御“物欲症”[N];人民日报;2010年
3 黄稼辉;西方象征美学的源与流[N];文艺报;2009年
4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5 周纪文 朱洁茹;“中国美学三十年暨周来祥教授执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德胜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彭锋;“美学与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东阳;审美体验之经验层面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7年
3 周健;庄子美学的本体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峰;古雅在中国美学上的位置[D];暨南大学;2012年
5 吴淑贤;论孔子美学思想的超越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菊;从必然迈向自由: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人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7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卿霞;从“人生艺术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郭少丹;消费与审美的对话[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14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1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