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略论现代科技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2 12:42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科学理性对传统审美表现理性的入侵 ,极大地变革了传统的审美理念 ,经典的审美观走向沦落 ;科技带来传播媒介的改变 ,导致审美从精英走向大众。同时 ,先进的科技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破坏作用亦不容忽视。认清这种双重作用 ,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The invasion of scientific reason to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erformance reason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idea,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concept has gone to decline, and the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media, leading the aesthetic to the masses from the elit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ulture by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not be ignore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ual role will help us to establish a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曹顺庆;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3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敦萍;从《天净沙》的六种译文看接受美学理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8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顺庆;;跨文明比较美学研究[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9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冰红;优美的多棱镜——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D];暨南大学;2000年

2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朱博;悲剧与死亡——论悲剧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审美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5 张爱凤;影、视、网与当代审美文化[D];扬州大学;2001年

6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沈小风;九十年代热点电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玉敏;论化学美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邓欢;杨洪林;;广告审美文化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柯汉琳;;德性审美文化的人性论基础与审美选择[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苏达仁;;美学:面向新时代——关于我国当代美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罗绂文;;西方“游戏”审美理论模式的类型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7 李朝阳;;论当代美学多元格局的建构[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8 张惠;;审美地理学意义的乡土美学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周玫;梁芷铭;;“海洋美学”的提出、界定与理论构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10 吴海庆;;论早期吴越审美文化中的江湖与剑道——以《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肖建华;;新疆自然风光的现代美学价值[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5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9 宋洁;无处不美的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晓刚;在坚持中不断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2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爱红;电子传媒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传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莹;论宋代审美文化与宋代日常生活的融合[D];兰州大学;2008年

5 赵立如;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洪畅;论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苏文宝;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审美的沉沦与超越[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10 郭少丹;消费与审美的对话[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7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37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