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的“朴”与“归朴”之域及其构成
[Abstract]:According to Chinese aesthetics, aesthetic activities are aesthetic activities, which are realized by the aestheticians through the clear mind, the nature, and the intuitionistic perception. That is, "from oneself", "from oneself" to "return to simplicity", "to restore" to "the freest and most abundant and profound self"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ue force to be full, and all things to be nearby, to be "detached", to rise to God's meeting, and to suddenly realize the aesthetic realm of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nd to experience oneself from it. self-realization In this way, conformance with nature, transcendence, realization of self, boundary formation becomes the aesthetic composi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which is respected by Chinese aesthetics, so as to return to simplicity, thus achieving the aesthetic composition of body, Taoism and Taoism.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海洋;;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丁玲;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气”的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朱志荣;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德军;《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周中明;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丹;俞书伟;王俊涛;;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2 王国绶;;闻一多“绘画美”内涵的再探究[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3 张伯昭;;构建京剧学的重大课题:经典化和现代化[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锦玲;意蕴不同的经典[D];暨南大学;2001年
4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5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6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向明礼;多酸药物电子结构及其与抗肿瘤活性间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林殷;命门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葛伟;新诗史上的流星雨——论“小诗运动”[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5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6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道;;中国美学“韵味”范畴之生成原点及特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韩书堂;;全球化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美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高建平[J];学海;2011年04期
3 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J];艺术·生活;2006年06期
4 邓娜;刘晗;徐飞;;畅论中国美学与文化精神——“李泽厚思想学术研讨会”报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5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刘颜玲;;论吕o偂拔ㄊ睹姥А薄泄姥Ю砺坌翁奶铰氛遊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7 余开亮;;中西美学比较中的问题意识——读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8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9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范畴的时代与民族印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5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8 蒋信伟;老子“五玄”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志浩;“通”范畴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体论[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6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