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活美学:当代意义与本土张力

发布时间:2018-10-12 14:08
【摘要】: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话语一度独霸学界,引发人文学科各领域的失语和困顿。经过数次突围后,当代学人惊觉文化和美学在新世纪里已然获得某种新的生机,而生活美学和生活论转向的议题也逐渐提到人们的面前。(1)所谓"生活美学"或"生活论转向",不妨顾名思义,通俗地将之理解为一种探讨将生活世界与审美活动沟通甚或同一起来的努力。
[Abstract]:Since 1990's, economic discourse once dominated academic circles, causing aphasia and difficulty in various fields of humanities. After a number of breakthroughs, contemporary scholars realize that culture and aesthetics have gained some new vitality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subject of life aesthetics and the turn of life theory has gradually been raised in front of people. (1) the so-called "life aesthetics" or "life theory turn", as the name implies, It is commonly understood as an effort to communicate or even connect the world of life with aesthetic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蔡同庆;从“美是生活”到“深入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周扬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的反思与生存本体论的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3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5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6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J];文学评论;1981年05期

2 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3 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4 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J];文艺争鸣;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誉铭;;处境与重构:“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兼与罗骞先生商榷[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王秀敏;;阿格妮丝·赫勒的生存选择理论及当代意义[J];世界哲学;2010年02期

3 张未民;;想起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短语和诗句[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4 曾静;;高uQ勋动画电影中的生活美学——以《我的邻居山田君》为例[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5 刘立策;;林跃——藏獒系列作品[J];文艺争鸣;2010年02期

6 李海峰;赵化民;;马克思思维方式与海德格尔思维方式比较研究[J];求索;2010年02期

7 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8 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9 肖晓光;;张九龄的当代意义[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范玲玲;;《论语》中的“孝”文化及其当代意义[J];才智;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志定;;现实的个人: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性的一个视角[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庄锡福;;民族精神: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动力源[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舒志定;;现实的个人: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性的一个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加藤三由纪;;中国乡村文学的当代意义——以日本为参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5 朱迪光;;王夫之“和谐”诗学及其当代意义[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6 王成兵;;略论杜威的共同体观—兼谈关于杜威哲学的当代意义研究工作的思路[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徐妍;;别样传记体或在追忆中重逢自我——解读《王蒙自传》的当代意义[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薛正昌;;历史与现实:变迁中的回商文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宋志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10 吴晓峰;;《文心雕龙》的积极进取精神及其当代意义[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习朗时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春龙;开创中国品牌的“乾坤”[N];中国服饰报;2010年

2 江工宣 月航;传承[N];常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宝芝;世博会河北馆开始施工[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关平 特约记者 郭树护;弘扬东坡文化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N];海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耿;“琼州八景”蕴藏丰富文化信息[N];海南日报;2010年

6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董德刚;我的马克思主义观[N];北京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桂琳;杨耕:与哲学连成一体[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9 吴敏 燕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二届列宁学论坛:切入列宁哲学思想在当代的生长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南振声;传统武德文化与军事软实力[N];解放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福轩;清代赋论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军;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娜;何为好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伏婷婷;概念法学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钊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倩;北宋茶诗的文化蕴涵及其功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刘建设;亚里士多德公民理论及当代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凤鑫;马克思现实自然观的理论探析与当代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刘淑锋;张竞生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全会;宗白华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9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周卉;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崇拜范畴及其现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6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