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美学贡献
[Abstract]: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 Liang Qichao regarded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way of "new peopl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aste, emotion, realm, etc., he experienced the value of life, sublim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then promoted the social chang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J];文艺争鸣;2008年03期
2 陈望衡;评梁启超“趣味主义”人生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黄沁茗,涂文迁;论梁启超“趣味教育”的思想内涵及历史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吕梁;;梁启超“趣味”美学之思[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方红梅;;关于完整人与趣味人的构想——席勒与梁启超美育思想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石立干;;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略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2期
7 王直华;;趣味始终·无往不乐·心田幸福——科学人文大师的诗意人生[J];民主与科学;2008年06期
8 孙伟科;;转型时期美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启示——评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9 冯慧娟;孔祥娟;;梁启超美育思想[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年02期
10 颜浩;从《敬业与乐业》看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教育观[J];语文建设;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9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2 侯福志;收藏“梁启超”[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王凯;梁启超死因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李端 刘东虹;梁启超与北师大的建立[N];光明日报;2002年
5 李丽;梁启超的“利用外资观”[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记者 王大庆 庄建;梁启超陈寅恪风貌再现[N];光明日报;2010年
7 孙杰;梁启超与“饮水室手稿”[N];中国审计报;2002年
8 陈代湘;妙笔生花启超名噪 牛刀初试太炎遭嫉[N];光明日报;2010年
9 张家康;梁启超办报[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郭松民;日本人何以两次帮助梁启超逃难[N];协商新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7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8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9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波;梁启超“生活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萌;梁启超趣味美学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寒曦;梁启超美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彬;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思想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8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10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81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8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