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验之美与人的救赎
[Abstract]:Above all, this is about transcendental beauty, not transcendence. Beauty has transcendence, which refers to the transcendence of one's own limited purport, especially the secular utility associated with oneself, and transcendental beauty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whole world of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冯广东;意与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赵悦悦;周彬;;科技创新的真善美价值取向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杨惠;;情感的想象和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杨六荣;;走出房间意象的女性漂泊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李金梅;;再思文艺美学之“存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张丹;;女性心理世界的隐痛——解读陈染《私人生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余萍;汪yN;;冷色中的春意 春意中的希望——浅析电影《立春》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孙玉石;;郭沫若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下)——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黄侯兴;;闻一多郭沫若前期诗论比较[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韩立群;;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8 何振良;;试析晋江民间信仰的人文特征[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曾祥旭;;诗歌艺术兴象和汉画像题材艺术的对比考索——以鸟类题材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佴荣本;;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3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丽军;想象农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殷海卫;《苕溪渔隐丛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9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正;老舍小说的审丑化倾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红红;20世纪写实绘画的拓荒者和圣徒—卢西恩·弗洛伊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舒;福州市老年人音乐活动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郑亚芳;边塞行吟曲 心灵咏叹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陈;《山海经》神话叙事探研[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瑟.C.但托;郑伊看;;哲学对艺术权能的剥夺[J];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03期
2 ;北京大学朱光o[教授来我校作“德国古典美学”等问题的学术讲演[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03期
3 单东辉;;海德格尔论存在[J];消费导刊;2010年06期
4 金梦兰;理念与时代的相互创生——柏拉图与黑格尔理念论之比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1期
5 徐卫国;试评黑格尔对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批判[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6 任鹏军;;论“美本身”[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王岩;;崇高感[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2期
8 韩翠丽;;论黑格尔的崇高观——兼及黑格尔和康德崇高观之比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黄克剑;;美:眺望虚灵之真际——一种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读解[J];艺苑;2007年09期
10 卢德友;;变化社会中整体统一的理想国——柏拉图与黑格尔的追求[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地坤;;道德敬畏与价值判断[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韩东晖;;划界与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与《逻辑哲学论》比论[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晓朝;;“存在”可以成为一个谓词——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初稿)[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晓朝;;柏拉图论知识与信念的夫联(未定稿)[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倪梁康;;柏拉图的知识观,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从盖提尔命题谈起[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汪盛玉;;理想国:柏拉图视野中的正义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倪胜;;论康德体系鸿沟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政文;;康德人本主义美学中的生态关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杜镇远;;解读康德对“上帝”理念的批判[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晓芒;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再探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顾雪林;与世界教育大师零距离交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于忠宁 实习生 赵亮;“孔子遇见柏拉图”,二本学生“战群雄”[N];工人日报;2010年
4 张国清(旅荷学者);后现代思想舞场的旁观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王U
本文编号:2284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8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