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

发布时间:2018-10-24 19:40
【摘要】: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距今三千年前的《诗经》。此后,在理论上有众多的观点:寄志:以孔子为代表;比德:以孔子、屈原为代表;寄情:以屈原为代表;悟道:以陶渊明、宗炳为代表;畅神:以宗炳、王微为代表。在历史上,有两人的建树最重要:一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二是宋代的苏轼,他提出要与自然山水在精神上共同着生命。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natural aesthetics has written records dating back 3000 years to the Book of songs. Since then, there are many viewpoints in theory: to send ideals: Confucius as the representative; Bede: Confucius, qu Yu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emotion: qu Yu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savvy: Tao Yuanming, Zong B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Chang God: Zong Bing, Wang Wei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 history, there are two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first, Liu Zongyuan in the Tang Dynasty, he proposed that "beauty is not beautiful, because of people." Second, Su Shi of Song Dynasty, he proposed to share life with natural landscape in spiri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30年代中国现代讽刺喜剧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周保欣;当代审美思潮中的神秘叙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周立;试析服装的象征性[J];包装工程;2002年06期

4 徐岱;美丽总是愁人的——论作为一种审美体验的忧郁意识[J];东疆学刊;2003年01期

5 张薇薇;法袍与法文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杨向荣 ,曾莹;陌生化:悖论中的张力美[J];俄罗斯文艺;2005年02期

7 谭学纯;汉语俗语英译:信息减值的三种形式及其原因[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8 蔡春,邱德雄;论审美教育的感性规定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9 刘罡;从《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看生命美学的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赵红梅;自然全美——一个令人置疑的环境美学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常磊;“写实”绘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春;杜夫海纳:表演是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的必经之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国钊;我国城市竞技体育欣赏人群的项目分布规律调查与项群美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亮;审美欣赏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邹华秀;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黎洪;对旅游饭店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6 万谊;知情交融与小说创作的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章榕榕;欲望的狂欢之舞[D];中南大学;2007年

8 隋雨竹;论建安诗歌中的尚悲风格[D];延边大学;2007年

9 李媛;谷崎润一郎“嗜美”探幽[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巍巍;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爱情教育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祖哲;;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兼论美学即是艺术哲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时宏宇;;美、审美与艺术的界定——与王祖哲先生就艺术等概念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举;;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6 陆贵山;;异化与审美[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7 ;卷首语[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吴子林;;“文以化成”:存在境域的提升——孔子审美教育思想诠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9 成穷;;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上)[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10 葛祥国;马国照;;浅谈后现代艺术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J];山花;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审美覆盖的三重压迫[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罗新宇;;美的社会学定位——对美的历史起源的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朝元;;关于城市建设中生态审美问题的思考[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朱青君;;《体验经济时代的审美快乐》[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查常平;;作为意性文化的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静;审美:换一种心态[N];安徽经济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广玉;常念如意处,储蓄美和爱[N];南京日报;2008年

3 童庆炳;美在关系中[N];人民日报;2005年

4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审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肖世敏;关于《审美疲劳》与美学研究问题[N];文艺报;2004年

6 陈遵沂;境界向往中的哲思与审美[N];人民日报;2004年

7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陕西师大文学院 李西建;消费时代的审美[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陈遵沂;哲学式沉思与审美式沉思的相通相融[N];光明日报;2002年

10 王汶成;城市广场与中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5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6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7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8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潘立勇;本体工夫论与阳明心学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宗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学热的缘起[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彭玲;“仁”的存在论意义及其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4 何军民;审美和艺术的自由[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池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前瞻[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燕;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变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8 方国武;《淮南子》审美理想论[D];安徽大学;2002年

9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孟祥海;几何世界:认知与审美[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2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92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