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成追求:杜威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生态关怀

发布时间:2018-11-03 14:45
【摘要】:杜威的价值论特别重视世俗价值,但并非就是庸俗价值论。他的审美价值观从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探究审美价值的生态根源,并指出价值作为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进而从自然-宇宙和人性及其活动的生成性阐释审美价值的本质,还从审美需要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生态内涵出发,在重视审美的世俗价值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其对于人性生成的终极价值,并进而提出了价值创造的生态尺度。杜威的美学提出了一种人本性与生态性高度统一的审美价值论,表现出对人性生态的深切关怀。
[Abstract]:Dewey's theory of valu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ecular value, but it is not vulgar value theory. His aesthetic values explore the ecological origin of aesthetic valu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 as living creatures, and point out the objectivity of value as a fact. Then it explains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value from the generativ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and human nature and its activities, and also starts from the diversity of aesthetic need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On the basis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worldly value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e ultimate value of human nature is gradually realized, and the ecological scale of value creation is put forward. Dewey's aesthetics puts forward a highly unified aesthetic valu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ecology, showing deep concern for the ecology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管宁;小说20年:人性描写的历史演进[J];东南学术;2001年05期

3 李新;相同的上海世俗 不同的精神向度——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主题比较[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4 林修果,谢秋运;“城归”精英与村庄政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戴涛;论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J];法学;2004年12期

6 兰蓉;杜威人性思想浅析[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覃家壬;;论死亡赔偿金与生命权保护[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何玉兴;价值差异与价值共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彭正梅;解放教育的历史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9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田爱丽;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侯静敏;论课程的过程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杰;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宁乐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娟;基于Internet的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之望;;毛泽东的审美价值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2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高建平邋王春辰;没有理论,现代艺术就没有生命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白兰;魅力哲学[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3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2 魏中华;审美与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友洪;杜威儿童美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姜莉丽;约翰·杜威经验论美学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来源;审美:世俗与崇高的内在统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张敏;论约翰·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红芬;审美经验:从杜威到舒斯特曼[D];扬州大学;2009年

8 李芳;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芳;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08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08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