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文化作为“新宗教”的代言性质

发布时间:2018-11-12 10:01
【摘要】:正现代社会的科技化和消费化特性消解了传统宗教存在的基础,人们突出自我和怀疑一切的心理不断加强。然而,快速发展的社会也加重了人们心灵的失落和空虚,因此亟待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特质的宗教形式出现以满足他们情感的渴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nsumption in modern society have dispelled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and people's psychology of stressing themselves and doubting everything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also aggravated the loss and emptiness of people's hearts, so it is urgent to find a religious form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ociety to satisfy their emotional thirst.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文化学的定位与理论”,项目编号:06BZX0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审美文化学导论”,项目编号:05JA750.11—44030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元骧;;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J];浙江学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4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朱红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史鼎新,何明升;网民在线活动研究述论[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10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丁亚平;;批评策略:对个性的坚持与贯彻——论郁达夫文学批评的价值世界[A];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7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2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谢慧英;网络写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志;对日本宗教盛行的几种看法[J];世界历史;1980年03期

2 朱锡强;关于早期基督教[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顾准;;基督教、希腊思想和史官文化[J];晋阳学刊;1981年04期

4 钟乐 ,安宁;苏联“当代人”的悲剧——评田德里亚科夫的《月蚀》[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5 李澄;普列汉诺夫论宗教[J];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6 何成轩;;章太炎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向有神论的转变[J];晋阳学刊;1983年02期

7 何立智;对宗教意识和抽象人性的膜拜——评《晚霞消失的时候》及作者的《所思所想》[J];咸宁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8 朱锡强;;早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9 徐桂红;浅谈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黄焕宗;;试论东南亚宗教的演变[J];南洋问题研究;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志成;思竹;;正教与邪教问题[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2 雷雨田;;新兴宗教刍议[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3 朴日荣;王蓓;;萨满教对实现和平的作用——从跨宗教对话与合作的观点来看[A];萨满文化辩证——国际萨满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庆本;拒绝平庸[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绯;当代审美文化中的精神呵痒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里力;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处方[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邢煦寰;审美文化与华服创制[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北京 谢其章;包天笑的《小说画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谢其章;欲新人格必新小说[N];科学时报;2002年

7 王昕;现实主义精神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创建[N];文艺报;2002年

8 胡经之;走向文化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世界宗教所 高师宁;丹麦访学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刘奎然 刘湘秋(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树立全面观念 改革传统教学[N];中国艺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爱凤;影、视、网与当代审美文化[D];扬州大学;2001年

4 常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评价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6 刘大先;文化群落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多元化[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菊;当代中国电影文化格局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春霞;后现代审美文化观:僭越、困境与新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蓉;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之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李峥;逃出“绝望之渊”的梦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26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6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