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对康德“判断力”原理的新思考——兼论牟宗三对康德美学的会通

发布时间:2018-11-12 12:14
【摘要】: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只有一、二“批判”具有哲学传统的“经典性”和理性功能的“自明性”,“第三批判”虽然亦是天才哲人的伟大创造,但缺乏一、二“批判”那种显明而庄严的特色。究其原因,是这种审美判断力,多少都沾滞着康德关于美学观念的主观独断性,这正如牟宗三所说,以判断力来沟通一、二“批判”是沟不通的。故而,以判断力作为一种经典性的美学原理,难以成立,即使勉强充当“桥梁”,也难免露出裂痕。尽管如此,判断力原理对后人的美学思考确实无尽的,尤其是关于美的两种分际与定义。
[Abstract]:Only one or two of Kant's "three critiques" have the "classics" of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and the "self-evident" of rational functions. Although "the third critique" is also a great creation of genius philosophers, it lacks one. The distinctive and solemn features of "critique". The reason is that this kind of aesthetic judgment is somewhat stuck to Kant's subjective arbitrariness about aesthetic concept, just as Mou Zongsan said, using judgment to communicate one, two "criticism" is impassable. Therefore, judgment as a classical aesthetic principl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even if reluctantly act as a "bridge", it is inevitable to expose cracks. Nevertheless, the principle of judgment is indeed endless for the aesthetic thinking of later generations, especially the two distinctions and definitions of beauty.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伯飞,韦统义,梁津安;试析生命美学的人学合理性[J];理论导刊;2005年09期

2 贺天忠;庄子的大美与康德的崇高之美[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3 高拂晓;;感性与理性之间——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音乐美学之思[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3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媛媛;认识活动中的审美根基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王泽庆;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4年

4 杜军;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现代性[D];青岛大学;2004年

5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凌晨;论康德艺术论的理论建构[D];安徽大学;2005年

7 王刚;生命情感的言说与主体精神的成长[D];西北大学;2005年

8 张明波;关于康德先验逻辑的几个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弋岚;席勒美学理想与日常生活审美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耿海英;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天忠;庄子的大美与康德的崇高之美[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2 张政文;康德的文化立场与审美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邓波;;康德“审美意象”理论与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25期

4 安延明;论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J];思想战线;1990年06期

5 胡晓玲;浅论康德想象力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6 赵宪章;审美判断之二律背反——康德美学方法论之我见[J];学术月刊;1995年05期

7 杨增菊;康德的先验美学是形式主义的吗[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程金福;美在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支宇;试论康德美学的主体性[J];学术探索;1995年05期

10 张政文;通达本体的否定性取向——再释康德的崇高理论[J];学术交流;199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2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政文;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N];光明日报;2003年

4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5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以美学接引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陈海静;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吗?[N];文艺报;2005年

8 樊志辉;全方位的审美观照[N];光明日报;2002年

9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2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4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8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兆树;康德主体性美学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

2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友峰;康德美学方法论的当代解释[D];安徽大学;2003年

4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8 赵顺华;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田先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宰政;想象的命运[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