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现代性、现实感与问题意识——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研究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15 18:12
【摘要】: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般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但冷战后,这种从现实政治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已经不再是一个显学;与此相对的另一部分是从哲学、文化、美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这股潮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语言学等等都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甚至包括今天的全球化研究。西方(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这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表现在美学研究上,就是集中于审美话语的现代性意义、审美话语的历史衍变、历史与现实意义方面。这与中国的美学研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学术建制、社会制度、学术背景与传统造成的,但这不应成为中西双方对话与交流的最终障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源泉,也是真正展开全球视野下学术对话与交流的前提。
[Abstract]: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he West generally consists of two parts, one of which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socialist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economy, sociology and history, but after the Cold War, The study of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stic politics is no longer a prominent study in the West. The opposite part is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culture,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a trend that began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and so on are influenced by Marxist cultural studies, including globalization today.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Western (Anglo-American) Marxist scholars has a strong sense of reality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aesthetic research, that is, focusing on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aesthetic discourse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esthetic discours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esthetic research in China. This differenc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academic system, social system,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radition, but it should not be the ultimate obstacle to dialogue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sense of reality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are the source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premise of academic dialogue and exchang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传媒研究所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毓强;读讽刺诗集《开会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王纪人;复苏期的文学潮流[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3 汤毓强;;讽刺诗集《开会迷》[J];读书;1980年02期

4 王佃基;王晓家;;无情的嘲弄 辛辣的讽刺——漫谈《交界庄》的艺术特色[J];山东文学;1980年06期

5 李业道;鲁迅的“拿来主义”[J];人民音乐;1981年09期

6 黄维钧;有进无退——看《血,总是热的》[J];中国戏剧;1981年04期

7 文菲;弹吉他的人[J];译林;1981年03期

8 周庆基;;简论殷夫的创作道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9 赵景波;欣赏想象和抒情诗的欣赏[J];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6期

10 刘景清;对真善美的探求——论高晓声的短篇小说[J];齐鲁学刊;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江宁生;;多拍些连续照片[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孟修祥;;充满现实感的历史世界——论李白的咏史怀古诗[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3 李鸿雁;;历史的选择——新时期引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衡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潘静;黄永旺;;口吃病人的心理评价(摘要)[A];第三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杜志卿;;后现代叙事中的现实与历史——读托马斯·品钦的《Ⅴ.》[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6 阎晶明;;生命之树的疯狂生长——评《受活》[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北塔;;瞿秋白的诗歌生涯及特点[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邹文卫;;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蒋国强;欧阳甲;陆建猛;王如林;卢斌;韦勇力;俞武良;曹杰波;;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的微创治疗[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政保;那一垄垄长满大豆高粱的土地[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周政保;公正性与文学性[N];新闻出版报;2000年

3 周政保;从文学存亡说到“现实感”[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叶敦平;思政工作思维方式的理论升华[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周政保;怎样才算好小说[N];文学报;2001年

6 韩庆祥;关注人的精神世界[N];学习时报;2001年

7 李殿仁;《伟大的理论创新——江泽民“三个代表 ”思想研究》: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部力作[N];解放军报;2002年

8 周政保;增强小说的“现实感”[N];解放军报;2002年

9 周政保;洞鉴历史灾难的窗口[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秦笃烈;虚拟空间 真实感受[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蒋柳萍;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忠;论丁玲的小说创作[D];西北大学;2001年

2 高飞;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杀子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易前良;论苏曼殊、郁达夫的情爱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薛t,

本文编号:2334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34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