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问题

发布时间:2018-11-22 11:04
【摘要】:本文就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各种方法与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文中指出目前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文艺思想与哲学思想渗透法,审美范畴、审美命题系列法,审美文化起源法与文艺思潮衔接法,审美文化与审美思想印证法。 在论述中国审美文化的特殊性时,作者指出感悟中国审美文化之形象时,往往产生言不尽意、言不逮意的矛盾,即文本与解构的矛盾。 本文认为中国美学的特殊价值在于系统性与体系性、系统性与感悟性、鉴赏式与品评式、人物性与个体性。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It is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that there are four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at present: the infilt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and philosophy, the aesthetic category, the series of aesthetic propositions, the origin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convergenc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The method of confirming aesthetic culture and aesthetic thought. When discuss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when the image of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is perceived, there is often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xt and d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special value of Chinese aesthetics lies in systematicness and systematicness, systematicness and sensibility,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persona and individualit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综合研究室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南;;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生成[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2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李修建;;大文化的视野,整体性的观照——评张法的《中国美学史》[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季荆菁;;从传统手工艺美术(宋、元、明、清)看中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特点[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超;;论广告审美文化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消解[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7 邓欢;杨洪林;;广告审美文化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李震;;良渚审美文化中的玉陶、徽饰、墓葬及其江南特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萍;;电视科教节目中的媒介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10 柯汉琳;;德性审美文化的人性论基础与审美选择[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凯亚;;论张天福乃当代天才的茶道审美大师[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三周年论文集[C];2007年

2 杨健平;;论中国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大转换[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周扬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前的讲话要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探寻审美文化真谛[N];光明日报;2003年

2 晓刚;在坚持中不断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7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9 张玉能;当前审美文化的症结点[N];文艺报;2004年

10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7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9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9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49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