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一种新的审美时尚
[Abstract]:Loveliness, as a new aesthetic categor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ategory. Tragedy, comedy, beauty and sublimity belong to the Big Aesthetics, and the loveliness to the Little Aesthetics. I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ursuit is "grand narration", then "lovely" pursuit is "small narrative", the pursuit of relaxed pleasure, irrelevant joy, leisure and relaxation of time. " Lovelines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our lif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tandard of value. Many of the "pop" in contemporary life and art are related to loveliness. But for loveliness, we lack the basic aesthetic sensitivity, the basic discovery and atten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蔡同庆;从“美是生活”到“深入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周扬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程勇;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熊元义,余三定;论黑格尔的悲剧观[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徐岱;不学诗 无以言——论生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6 管宁;突破传统学术疆域的理论探险——近年消费文化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7 倪洁诚;钱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对欧洲品牌服装的渗透[J];纺织学报;2006年07期
8 吴卫华;;文学的泛化与短信文学的勃兴[J];江汉论坛;2006年08期
9 蔡同庆;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二十世纪中国美学[J];江淮论坛;2003年03期
10 陈涛;;审美在当代文化中的异化[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跃捷;;中国内地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嬗变轨迹[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2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徐勇;大众文化政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者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晔;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探究的一个维度[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泽泉;从理念走向生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前平;突围与嬗变:90年代军旅话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彬;气势磅礴写春秋[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叶小妹;论《阿塔兰塔在卡吕冬》中阿尔泰娅的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娟;茅盾建国后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郑虹;风雅硕人[D];暨南大学;2005年
9 石俊玲;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的新问题[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张立勇;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鸿昌;论悲剧人物——与陈瘦竹同志商榷[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2 蓝华增;意境——诗的基本审美范畴——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札记[J];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3 张文勋;文艺必须给人以美感——论严沧浪的“兴趣”说[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2期
4 李欣复;;文道论的美学意义初探[J];江汉论坛;1981年06期
5 孙世昌;;浅谈山水画的意境[J];美苑;1981年04期
6 朱志灌;;诗歌造境小议[J];云梦学刊;1981年01期
7 庄其荣;;论康德“第二审美范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8 曹顺庆;“风骨”与“崇高”[J];江汉论坛;1982年05期
9 蓝华增;古代诗论意境说源流刍议[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3期
10 陶型传;“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振斌;;文论:古今歧义,审美贯通[A];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毛乐耕;;散文美二题[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黎佳;;深化“变形”研究 ——浅探变形在漫画美学中的地位[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4 张莉莉;彭彦琴;;悲剧审美心理研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宋星;;凭着爱的名义写诗——方敬诗歌现代性意象研究[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邓牛顿;;郭沫若创作的崇高美[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7 王富仁;;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8 马德邻;;孔子美学思想再评价[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毛庆;;论屈原的悲愤意识与屈骚的悲慨之美[A];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普慧;;《文心雕龙》审美范畴的佛教语源[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历史的和民间的广州[N];中国测绘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孟秀敏 通讯员 蔡兴国;他在俄罗斯盖大楼[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树林;爱在散文里[N];中国电力报;2000年
5 冯德旭;没有设计的社会将会失去生命的色彩[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成思危;我国膜工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N];中国化工报;2000年
7 轻舟;轻松愉快学标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胡壮麟;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新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诺基亚 新新人类与手机文化[N];重庆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曼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华;周作人文艺思想初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曼华;扬州八怪绘画思想中的雅俗观[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3 范红彬;试论中国水墨画的笔墨形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文英;论“得意忘言”哲学命题的美学转换[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伟;论丑[D];厦门大学;2001年
6 谭晶莹;论散文教学中的审美[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霞;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审美文化转型状况[D];新疆大学;2005年
8 陶春林;略论谢g诗歌的“清丽”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莹;宋代哲理诗的美学内涵[D];安徽大学;2005年
10 高秀丽;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9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4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