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美是自由的形式——兼谈美的此岸性与彼岸性
[Abstract]:While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rt, it seems that the Chinese aestheticians are avoiding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beauty". But we have always wondered: if we do not even want to give a concept such as what is beauty (even if it is a very imperfect concept), how can we start by talking about "aesthetic experience" or "aesthetic activity"? Although art is based on emotion, it also has its metaphysical level, so 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hilosophy. So what is art beauty (the core of artistic charm) is hard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above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ill ventured to talk about this old question which has been on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spicable view, among Marx's previous theories on the essence of beauty, it is important to use "form theory", "idea theory", "imitation theory", "game theory", "empathy theory" and "performance theory". Now let's make a brief analysis of this and then talk about our view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启群;西方美学中美的本体之流变——柏拉图、鲍姆加通、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厉梅;;美学经典重读的“知性”[J];书屋;2006年11期
3 金燕;;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4 晓源;美学原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李文瑞;从生活到艺术——学习毛泽东关于艺术美的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6 张居华;;艺术美——艺术审美创造的追求——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探略[J];理论月刊;1993年04期
7 王明居;评康德的自然美论和艺术美论[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3期
8 邵鸿雁;;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国之“味”[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9 邹玲平;;浅谈中国“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对西方美学困境的启示[J];教师;2010年02期
10 武乾;试论美感的性质[J];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赵连元;;审美与生活[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6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8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2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4 高建平;美学在文化间架起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刘悦笛;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邓军海;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8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9 王学海;中国美学原点的反思和建设[N];文艺报;2005年
10 周来祥;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3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6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正华;重省·接受·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3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令彪;张竞生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粼波;论康德美学中的“纯粹美”和“依附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段立宪;当代西方美学发展趋势[D];兰州大学;2007年
7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9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