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第一学派——为纪念黄药眠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

发布时间:2019-01-04 14:46
【摘要】:1956年开始的美学问题大讨论,最初仍然是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是在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进行的,并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讨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学术内涵不应否定。黄药眠1957年6月3日美学讲演稿《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在42年后刊发,我们发现50年代的所谓"四派"实际上都是认识论派,唯有黄药眠的观点——美是"美学评价"转到价值论来讨论美学问题,不是认识论术语的生搬硬套,而是对认识论美学简单化有所批评。黄药眠价值论美学具有三大命题:第一命题: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第二命题: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现象是历史地生成的;第三命题:"美学评价"在人的"情感态度"诸条件中才能实现。黄药眠明确指出,只抓住哲学上的教条,对美学上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这样他就转向"价值"论,认为美学对象具有价值性,而人则对此价值性作出美学评价或情感评价。就"真""善""美"三者而言,认识论求"真",而"善"与"美"则分别是一种价值,体现了人的需要,其中的问题,更多地要由价值论来解决。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启现代美学的价值论,是前辈学者黄药眠的贡献。
[Abstract]:The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which began in 1956 was still a part of criticizing Hu Shi's bourgeois idealism at first and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shroud of ideology and was not a pure academic discussion. However, for various reasons, its academic connotation should not be denied. Huang Yaomian's Aesthetic speech of June 3, 1957, "Beauty is Aesthetic Evaluation: words to be said" published 42 years later, we find that the so-called "four schools" in the 1950s were actually epistemological. Only Huang Yaomian's point of view that beauty is "aesthetic evaluation" to discuss aesthetic issues in the theory of value, is not a rigid copy of epistemological terms, but a criticism of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s simplification. Huang Yaomian's axiological aesthetics has three propositions: the first proposition is that beauty is a phenomenon of human social life, the second is beauty as a phenomenon of human social life. The third proposition: aesthetic evaluation can be realized in human's emotional attitude. Huang Yaomian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solve the aesthetic problems by grasping the philosophical dogma. In this way, he turned to the theory of "value" and thought that aesthetic objects had value, while people made aesthetic evaluation or emotional evaluation of this value. As far as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re concerned, epistemology seeks truth, while "good" and "beauty" are respectively one kind of value, reflecting the need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blems among them should be solved more by the theory of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opening the theory of value of modern aesthetics is the contribution of former scholar Huang Yaomia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陶富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开创与推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胡安全;;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衍增;;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功过再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赵向军;;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邹文洁;;彭真与“文化革命五人小组”[J];北京党史;2008年01期

6 柳森;;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10年01期

7 吴志军;;“文化大革命”中的全面“斗、批、改”思想述略[J];北京党史;2011年02期

8 杨冰;滕祥东;;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标准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若甲;张玉海;;中国传统人伦观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赵铁锁;肖光文;;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变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淑真;;统一战线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再认识[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3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丁明;冯小丽;;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外交方针中的经济因素[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格;;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俊国;;“三反”、“五反”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杏珍;;“双百”方针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邹升平;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段炼;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小夏;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艳丽;试论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D];湘潭大学;2010年

3 卢敏;湘潭“四清”运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5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尚璐璐;建国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海燕;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逻辑[D];西北大学;2010年

9 张红卫;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工人失业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试论克罗齐学说在美学史上的意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杨庙平;;《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赵建军;审美:基于价值论意义上的审察[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杜书瀛;;从价值论视角评说美学史例——价值美学札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陈雪虎;黄药眠美学思路及其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6 方兢;主观性与生活实践的统一: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黄药眠诞辰一百周年纪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1期

7 黄大地;孙子威;;黄药眠1957年的美学观——纪念1957年美学大讨论五十周年[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8 朱鹏飞;;美学伦理化与“人生论美学”的两个路向[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1期

9 李西建;;审美学与价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10 王元骧;;论美的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2 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从人类学实践论美学到个体生存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兆坤;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海燕;价值论美学范畴及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阖;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邓叔平;论老庄生态美学思想[D];贵州大学;2006年

5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焱;道家自然美学发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00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0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