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以审美代宗教”与“以审美代伦理”

发布时间:2019-01-12 10:26
【摘要】:透析"以审美代宗教"与"以审美代伦理"两个命题,审美的现代和后现代历程历历在目。随着世俗化的日益扩展,在后宗教和后伦理时代,神性、理性和感性的张力结构被破坏,审美沦落为感性霸权,愈发丧失了神圣性和超越性的品格。作为机构和制度的宗教和道德可以消亡,但是从人类学角度而言的宗教性和伦理性作为人性的永恒需求,应转化为审美和艺术的内生性品质,使审美保持价值形而上的立场,也确保审美的神性、理性和感性的张力结构不至失衡,使审美具有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品质,增强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升人类的生存品质,带给人类希望。
[Abstract]:Analyzing the two propositions of "replacing religion with aesthetics" and "ethics by aesthetics", the course of aesthetic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sm is clear. With the increasing expansion of secularization, in the post-religious and post-ethical era, the tension structure of divinity, rationality and sensibility has been destroyed, and the aesthetic has been reduced to emotional hegemony, which has lost the character of sanctity and transcendence. Religion and morality, as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s, can die out, but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religion and ethics, as the eternal needs of human nature,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rinsic qualities of aesthetics and art, so that aesthetics can maintain the metaphysical position of value. It also ensures that the aesthetic divinity, rational and perceptual tension structure is not out of balance, so that the aesthetic has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human survival ability, enhance the human survival quality, bring human hop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7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左玉河;;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聂伟;写作者的话语姿态[D];郑州大学;2000年

4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6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7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肖鹰;诗意地栖居在审美主义的白夜[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王汶成;城市广场与中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丹丹;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解构及其走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崔涵潇;韦尔施美学思想的“多元性”特征[D];山东大学;2011年

3 邱佳佳;对当代美育关键词之一“情趣”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0年

4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5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晓雷;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看中国当代审美精神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