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沟通——当代中国“审美现代性”的认识与重写
[Abstract]:Aesthetic modernity discourse as a cultural logic,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 aesthetic theory, the production of discourse around it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cognition but also a process of rewriting. As a process of cognition, our object is mainly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apitalist culture, and as a rewriting process, our object is mainl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in China. In theory,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rewriting i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and aesthetic theory. But so far, it cannot be said that this benign interaction has been formed. We should go out of the cognitive mode of conflict theory and rewrite aesthetic modernity in the historical logic line of postmodernity-aesthetic moderni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与当代文学实践[J];文艺研究;2000年04期
2 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J];哲学研究;2000年11期
3 陈少华;当代文学的一种读法[J];文艺研究;2001年05期
4 杨春时;论审美现代性[J];学术月刊;2001年05期
5 林宝全;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点思考[J];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三个矛盾命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3期
7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J];文学评论;2002年05期
8 王德胜;审美现代性问题与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2年05期
9 黎霞;尼采与审美现代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庆本;汉语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J];求是学刊;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锐;摄影的现代性与“根情”[N];云南日报;2001年
2 刘致榕;审美现代性与审美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迟子建;好书告诉你[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庄锡华;文艺与现代化[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陆贵山;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恒沙;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制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白烨;“文学时尚化”批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姜涛 (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大);“踪迹”背后的位置[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龚举善 陈金黎;开创媒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N];文艺报;2003年
10 张向东;“文学现代性”讨论再掀热潮[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D];暨南大学;2002年
2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4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6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7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9 黄轶;苏曼殊文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桃;尼采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尚琳琳;论九十年代散文的现代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小彬;传统与现代的会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辛雅静;胡风文艺思想与现代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乖宁;审美对象的现象学阐释[D];西北大学;2004年
6 王文杰;造物艺术暨民间工艺的形式美及其审美现代性[D];河北大学;2004年
7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侯新兵;新时期审美现代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昌树;交往理性视阈中的文化构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邱维平;分裂的威塞克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8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