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研究三题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1980's,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ialogue and exchange of world 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arry forward the advanced culture and to construct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how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advocating aesthetic cultural criticism, and carrying out aesthetic cultural education.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called upon to cooperate and make contributions worthy of the tim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 of aesthetic cultur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德胜 杨光;[N];光明日报;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君兰;;从明心见性的参悟看佛禅思维方式的美学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海钢;浅谈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经典美学的挑战[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胡远远;;新疆汉民族审美文化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3 谭君强;陈芳;;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林雁;;自古无人作花史,官梅已向纪中书——评程杰教授《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推进审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面向21世纪的思考[J];学术研究;1998年02期
6 陈俊愉;;《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孙天瑞;;漫谈审美文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8 杨华,金锋;审美文化研究的动因、症结与走向评析[J];哲学动态;1998年08期
9 崔晓娜;;19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旭晓;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转型[J];浙江学刊;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谢金良;;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如何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徐放鸣;;城市审美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高金生;;“感性”的回归与泛滥——1990年代以来当代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丙泉;唯美的审美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2 王德胜;审美文化研究:向现实说话的批评活动[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何志钧 吕园园;审美文化研究的新高度[N];文艺报;2009年
4 邢建昌;从美学研究到审美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0年
5 赖大仁;审美文化研究的价值立场[N];文艺报;2005年
6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刘茜;提升审美理想高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龚举善 陈金黎;开创媒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N];文艺报;2003年
9 赵之昂;历史与未来的审美文化探索[N];文艺报;2004年
10 江玉琴;流散族裔的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全慧华;《土地》的审美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惠;形象、符号与认同——广告的审美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洁;明清苏州城市审美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娇;中国匾联审美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曾赛军;室内软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丁胜年;明代御窑厂瓷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萌;广州园林酒家审美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尹捷;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9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