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
[Abstract]: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youth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nsumption culture.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youth is a culture in which electronic media i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permeates from content to form.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aesthetic culture are the perceptual appearance of youth, the tendency of childishness, the fragmentation of cultural games with no meaning.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youth has the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dvocating hedonism, non-individuation and dispelling the sense of history, so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cultur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2 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J];电影艺术;2006年02期
3 关峰;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杨晓明;人际广告媒体及其特质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期
5 欧阳友权;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论[J];阴山学刊;2003年01期
6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1期
7 范成杰,彭远春;消费方式:中国中产阶级之界定标准[J];天府新论;2005年01期
8 吴雁;;集合式现场阅读的文化优势[J];图书馆杂志;2006年05期
9 周颂喜;波德莱尔,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关于波德莱尔文艺观的矛盾与他的历史评价[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2期
10 杨思聪;感应与冥合:中西象征主义诗论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2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9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苑;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复旦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2006年
4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5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苹;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9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来仪;城市发展新动力[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王海涛;中国省级党报头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穆鑫;论刑罚适用价值理念及其在量刑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07年
5 王建美;反现代性与现代性:梁实秋文论思想的张力性品格[D];南昌大学;2007年
6 贺钢;众里寻“他”千百度[D];南昌大学;2007年
7 张惠君;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近年国产票房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邱月;儒道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7年
9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赵瑞玉;小城镇社会消费分层及其消费主义倾向之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鹰;;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419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1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