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一种诗意的自然主义——论生态审美关系的自然论意义

发布时间:2019-02-15 13:27
【摘要】:人类需要通过文化"中介"建立与自然界的关系。生态审美关系建立在人和大自然发生"建构"性关系的基础上,这种关系构成了生态审美关系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以人的生态存在关系为存在论基础,这种生态存在关系构成了生态审美关系的自然维度。生态审美关系包含着观照自然、感知生态、体验生命的维度。当代人类的审美活动正在走向"绿化",走向生态化,蕴含回归自然的审美取向。生态审美关系既包含人的自然生态维度,又包含特定的认识论、价值论及文化因素,是一种融自然生态存在和人的诗意体验于一体的特殊审美方式。生态审美关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Abstract]:Human beings ne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through cultural intermediary.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e" sex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constitutes the premise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ecological existence, which constitutes the natural dimens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dimension of observing nature, perceiving ecology and experiencing life.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contemporary human beings are moving towards greening and ecologicalization, which implies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returning to nature.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includes not only the natural ecological dimension of human beings, but also the specific epistemology, value theory and cultural factors. It is a special aesthetic way that combine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xistence with the poetic experience of human beings. Ecological aesthetic relationship is the unity of naturalism realized by man and humanitarianism realized by natur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6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陶秀t,

本文编号:2423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23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