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经典文献对本土话语的拯救——1980年代“手稿热”探源

发布时间:2019-02-23 09:49
【摘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奠定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话语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理论资源自有其合理与合法性。20世纪80年代的"手稿热"体现出新时期中国美学话语寻找自我表述方式的尝试。
[Abstract]:Marx's manuscripts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new period. In the 1980s Chinese Aesthetic discourse selected <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 as theoretical resources have their own rational and legal The manuscript craze in the 1980's reflects the attempt to find self-expression in Chinese aesthetic discourse in the new era.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晓虹;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田世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维护中央权威[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展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杨菁;;建国初期城市行政队伍建设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方小教;鲁迅的中国近代化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黄伟;;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刘锋杰;;论中国当代的创作个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张建亮;;中国当代人文主义的三种叙事话语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邱坤荣;沈学习;;英雄话题·英雄神话——民族危亡时期和公共政治情绪下军旅小说“英雄主义”叙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朱文鸿;;构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行政问责机制[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绪永;;浅谈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意义[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傅伯言;曾丽雅;;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鲁振祥;;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沙正平;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雨红;关于毛泽东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严旭;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政理论的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天涯;1997年05期

2 尤西林;形象思维论及其20世纪争论[J];文学评论;1995年06期

3 张德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J];文艺评论;2005年03期

4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5 尤西林;;关于美学的对象[J];学术月刊;1982年10期

6 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J];学术月刊;2003年08期

7 尤西林;朱光潜:作为历史哲学的人道主义美学[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8 王兆胜;《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存明;;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朱存明;;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年02期

3 李丕显;;美学的多重反思和多元并进——由“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话题引发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宋一苇;;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J];文艺争鸣;2008年09期

5 乔燕冰;;回归中的背离——对中国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终极关怀与方法的省思[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金钱伟;;人的存在:中国新时期人学范式与美学建构的审美之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金钱伟;;新时期人学范式与美学建构的审美之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天道;;中国美学与传统人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9 潘知常;海德格尔的“真理”与中国美学的“真”——中西比较美学札记[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10 樊美筠;当代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美学——九五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一瞥[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李祥林;;少数民族·文论及美学·中国特色文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刘欣;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马克思美学思想对于消解现实异化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志勇;新时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及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4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5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9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8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28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