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美活动———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in aesthetic circles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ical or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and modern mode of thinking.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aesthetic activities, that is, subjective activities and object activities, or aesthetic activities, which are based o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ranscend practical activities, are not enough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debat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ty in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human nature. The former is one-sided, and the latter is one-sided. Related to this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This paper holds that aesthetic freedom cannot be equated with practice freedom, the former contains transcendence to practice itself, and aesthetic freedom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human nature. Aesthetic freedom is an infinite concept. It is not only an inextricable complex, but also a state that cannot be transformed into rea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封孝伦美学思想探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周文杰;;马克思美学的当代中国形态:游戏美学[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盖志平;;孔子的审美境界[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5 朱立元;路程;;试论创意产业的审美向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6 刘彦顺;;从实践感、时间性与社会时间论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7 阎国忠;;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9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10 宋冬莹;;论审美活动中审美意象的生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4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9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3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4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 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9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马子雷;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京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5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9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10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朱海燕;价值论美学范畴及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任晓文;中国古典审美活动范畴中的“观”[D];山东大学;2010年
6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7 罗金成;李泽厚、朱光潜实践美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生岩岩;中国古典审美活动“游”范畴通论[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9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2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