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的 相关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经费资助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年02期
2 杜卫;美育与德育关系论[J];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琴;黄晓俊;;论体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丁蓉;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朱志荣;;曾繁仁美育观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4 顾建华;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王伟;感应时代主题 建设先进文化——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的新使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6 邓翠菊;毛泽东诗词美育功能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汪萃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0年12期
8 张瑜;;高校美育的瓶颈及其突破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宋君成;数学教学与审美教育[J];丹东纺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侯宪胜;在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丹东纺专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爱顺;;艺术资源与延边地区的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刁兆慧;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敏;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思思;王崧舟“诗意语文”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冬菊;语文新课标视野下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7 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邓佳;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审美特征及对儿童美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丁欣;人教版和粤教版高中语文“诗歌与散文”选修系列教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文娟;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性智慧”的开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继仲;美育研究的可喜收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赵伶俐,余立新;当代美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杜卫;追问美育的本体论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王汶成;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曾繁仁;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初探[J];文史哲;2001年04期
6 ;孑民美育研究院史料辑录[J];档案与史学;1996年04期
7 汪宏;近现代中国美育两次发展高潮比较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赵伶俐;论美育的科学化——兼论整个教育构成的科学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李祥林;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蔡元培[J];文史杂志;1990年02期
10 刘明;美育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之我见[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芳;顾红年;;浅谈地理新教材中的美育[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史许福;;重新界定美育的必要性及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诗汉;张文信;黄阳;;在工程图学中开展美育[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范芳;;寓美育于图书馆工作中[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爱荣;;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6 仇金林;;美育与中学历史教学[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7 孙惠;;浅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吕兰;;美育是提高党员道德水准的途径之一[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潘珞琳;;对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审美教育的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德胜;美育如何可能“现代”[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周跃良;美育不再虚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蒋家琼;提高美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N];光明日报;2004年
4 何雁 熊元义;重视悲剧的美育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5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美育不仅是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剑武;别误了美育误了娃[N];人民日报;2009年
7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8 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 庞景三;将美育融入中医教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赵婀娜;缺失的美育,该怎么补?[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骆远鑫;集邮与美育[N];中国集邮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琳;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银雅;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华;中学语文美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
2 高洁;物理教学美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钟谷;中学美育及其考核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林辉;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蕾;论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存;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探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于兴华;新时期儿童文学观的美育意义[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杨春燕;审美化物理课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邵凤臣;语文教师审美素养初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0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3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