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0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钟志平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一次以“民主”、“科学”和“爱国”为口号的,以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大胆追求新知识,新文艺,新思想的热潮为内容的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大力推行“白话文”、“新诗”、“国语”、崇尚解放思想、主张独立思考、注重求实精神、强调自由平等、尊重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解放、言论自由和恋爱自由等等。正是在这种影响和推动下,我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建设和新型音乐体裁的创作才开始兴起,艺术歌曲创作是这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的创作从各方面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强调的内容密切相关。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对艺术歌曲的影响,这一观点较为新颖,到目前从这一角度的研究者甚少,笔者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来加以研究。 本文研究从三个部分展开的: 第一部分,通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背景及本质含义的介绍,来阐述对我国20世纪初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通过解析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和艺术特征,从中可以发现,这些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强调的口号与内容都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20世纪初主要作曲家艺术歌曲的创作概况来分析,可以发现他们的创作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如:在创作形式上要突破以往的学堂乐歌“选曲填词”形式;在创作风格上要寻求音乐的民族化、个性化、多样化;在审美倾向上,要起到“美育”功能、反映社会现实、贴近人民生活、结合时代特征;在演唱的要求上,要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巧和方法,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唱腔,及中国诗词音韵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庆;艺术歌曲创作的百年回顾[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汪毓和;关于艺术歌曲之我见[J];人民音乐;1999年09期
3 廖辅叔;从艺术歌曲的定名说起[J];人民音乐;1999年09期
4 黄腾鹏;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周为民;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冯光钰 ,薛良;20世纪中国歌曲创作之回顾[J];中国音乐;1996年02期
7 王次炤;郭淑珍中国作品演唱和教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8 吴天球;歌曲的艺术表达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9 汪毓和;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石惟正;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声乐史述[J];中国音乐学;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一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1年11期
2 侯丽;;从“诗”“曲”“声”探索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民族情[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5期
3 黄辉;;关于歌曲三大唱法的特征分析[J];大舞台;2011年01期
4 蒋快安;;近现代中国唱法和西洋唱法的双向交流[J];大舞台;2012年06期
5 周文林;景鹏;;在高校教育中发展民族音乐之必要性[J];电影评介;2006年21期
6 金白颖;;从《我住长江头》看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7 马迪;;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J];电影评介;2009年07期
8 宋瑾;;尚德义艺术歌曲在当代创作中的地位和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9 谢小兰;;试论声乐训练的“声”与“情”[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10 隆强;;民族的沃土上盛开的浪漫主义小花——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恋歌》[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渝梅;李方元;;走出另一种封闭——对近代主流音乐学术传统的追问[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戴晓健;郭祖荣艺术歌曲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慧慧;千载古乐 魅力隽永[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5 唐悦;艺术歌曲钢琴部分写作手法类型初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雯;试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D];河南大学;2011年
7 龙淼鑫;苏夏、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之比较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俊;学堂乐歌富国强兵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杨苑;陈田鹤的歌曲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姝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不朽华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仁康;《新诗歌集》——“五四”以来第一部融会中西音乐艺术的歌集[J];音乐研究;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乾绛;晓红;;徐沛东等首都音乐界人士批评歌曲创作现状[J];音乐世界;1995年03期
2 汤爱民;“中国艺术歌曲”向何处去?──首届“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断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4期
3 彭根发;论尚德义的声乐作品创作[J];北方音乐;2005年02期
4 萧冷;;歌曲创作杂谈[J];福建艺术;2009年01期
5 倪瑞霖;;丁善德的艺术歌曲创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周为民;五·四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新疆艺术(汉文版);1999年04期
7 严再望;;歌曲曲调创作的独特个性[J];文化月刊;2010年Z1期
8 戴鹏海;从体裁的嬗变消长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J];艺术探索;1995年03期
9 张萍;冼星海歌曲创作浅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郭长社;;群众歌曲创作初探[J];歌海;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樊鸣雷;;如何创作行业歌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小民;;试论“情”在歌曲创作中的位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徐锺东;张树礼;;谁来为工人歌曲创作的贫乏买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郝向明;;少儿歌曲创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牟学农;;打出我们的“拳头产品”——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发展的战略研究[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杨成秀;;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杰;[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幼彤;[N];人民公安报;2000年
3 汪毓和;[N];音乐周报;2003年
4 袁柳;[N];无锡日报;2007年
5 匡生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唐兆忠;[N];音乐周报;2003年
7 记者 黄敏;[N];云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杜京;[N];云南日报;2009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罗云川;[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5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7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叙;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钟志平;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圆圆;印青歌曲艺术特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金磊鑫;蒙古族风格歌曲的创作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芮晓华;张彬艺术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杜晨;歌曲在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双松;贝多芬《三首歌曲》(OP.83)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严淑;“诗乐相融,,相辅相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