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创获——介绍《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15 16:32
【摘要】: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研究,在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上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直接运用西方审美文化理论,其针对的对象是当代中国活跃的大众文化;一种意见则呼吁回到民族美学传统,经由“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建设一套可与西方对话的话语系统;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opin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one is to apply the western aesthetic culture theory directly, the object of which is the active mass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One call for a return to the tradition of national aesthetics, through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t of discourse systems that can dialogue with the West;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2 葛祥国;马国照;;浅谈后现代艺术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J];山花;2011年14期

3 李新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美育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4 李新市;;简论美育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卷首语[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6 ;Face the Reality and Develop Marxist Aesthetics——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ustin O'Connor[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7 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栗永清;;朱立元先生学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9 蔡福军;;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孙绍振[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10 刘杰;;体验意韵美——读《西方美学史》有感[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杨曾宪;;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2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3 金雅 聂振斌;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李希凡;一种新美学发展观的执着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8年

6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邋刘连杰;建立健全的身体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7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8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9 ;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和当代文化发展(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乔焕江;通往天堂的审美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8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2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3 刘汉芸;从人性和谐美论席勒活的形象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陶立霞;康德美学中的主观合目的性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霍婧;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奠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余学玉;由理性向非理性过渡的桥梁[D];安徽大学;2002年

9 赵岩;黑格尔美学中的真理与艺术终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红芬;审美经验:从杜威到舒斯特曼[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8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8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