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三大家
[Abstract]: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aesthetic development i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it can form a control, so as to think about the position of the present aesthetics. Because of the three aesthetic aspects, not only the aesthetics, their aesthetic research and the aesthetic thought are associated with more fields, therefore, the aesthetics of the three of the three people can also cause the subject that is beyond th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2 谢芳;;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解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熊瑛;;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4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6 石艺X;;科学为基 与时俱进——我眼中的美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7 李志艳;;实践性侧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8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章辉;;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义禄;;试论蔡元培与康德美学的东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2 张正江;;蔡元培美育哲学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10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2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3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4 肖世敏;关于《审美疲劳》与美学研究问题[N];文艺报;2004年
5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6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7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8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9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10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及当代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2 郑德;蔡元培美学思想流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军锋;审美与救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李黎;《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小建;“美学”概念在中国20世纪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84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8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