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荣格艺术观比较
发布时间:2019-05-27 03:24
【摘要】:精神分析是20世纪西方世界中蔓延最广、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弗洛伊德和荣格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荣格后来自立分析心理学派,但是他的学说是在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的。两人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学方面,他们也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具争议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与荣格是两位心理学大师,两人在艺术理论上的不同观点主要来自于两人心理学理论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潜意识的理解、力必多的诠释以及潜意识的实现方式等方面,这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与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派的主要分别。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艺术本质论的分歧主要是关于力必多的实质。弗洛伊德把力必多理解为原欲,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荣格则把力必多看作普通的生命力,原欲是其一部分,且力必多只是原型的一种形式,所以,荣格提出艺术的本质在于原型的象征。两人艺术本质论在指涉范围、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上有区别,弗洛伊德宣扬的力必多仅指涉个人,是一种被压抑的原欲,是一种邪恶、肮脏的欲望,受到现实道德准则的束缚;而荣格的原型不仅指涉个人,还指涉集体,他所论述的力必多是自由的,人的情感与思想控制不了它,时间与空间也无法束缚它,它一方面代表着人们对于原始自然力的向往,例如繁衍、生存等,另一方面代表着人们对于自然力的畏惧与憎恶,例如死亡、痛苦等。 在艺术创作动机论上,两人的观点也不同。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创作就是做白日梦。荣格并不同意这个观点,从他的艺术理论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尚未明确表明的观点:艺术创作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人格的自性化。 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理论做内在和外在、单向与双向之分,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动机的导因是艺术家个人的未经满足的原欲,这是一种内在的导因,艺术创作只能指向过去和现在;荣格则认为艺术创作动机的导因是外在于艺术家而不受艺术家控制的原型,这是一种外在的导因,艺术创作能指向过去和现在,也能指向未来。两人的创作动机论区别还在于童年经验和力必多所起的不同作用,在弗洛伊德理论中起主导作用的童年经验与力必多在荣格的理论中只起辅助作用。 尽管荣格和弗洛伊德两人在艺术观的许多方面有所区别,但在讨论艺术功能时,他们是彼此靠拢的,都认为艺术具有某种心理治疗功能,能陶冶灵魂,能满足欲望。但两人的理论中也有细微区别,弗洛伊德认为通过白日梦力必多得到升华,原欲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使个人被压抑的本能获得了补偿。而荣格认为艺术是用来对时代精神的片面性和病态性加以调节和补偿的。两人中一人认为艺术的功能是为个人,一人认为艺术的功能是为社会。此外,荣格的艺术功能论带有宗教意味,而弗洛伊德的则没有。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艺术观以其新颖独到的观念和深度心理学的视角,在西方当代艺术思想中占有引人注目的一席。但是弗洛伊德过于狭隘的泛性论使得他的艺术观变成了性欲决定论,荣格也因过于强调原型的无法调控而使其学说陷入了神秘主义的臆测。两人的艺术观尽管有缺陷,但对当代中国艺术哲学研究会有一定的启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
本文编号:248587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许虹;荣格艺术思想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3 沈燕;重返精神的家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美学思想[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8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