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史批判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there is no qualitativ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erms of "beauty itself", the understanding and value of beauty,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consciousness, Chinese art form and so on. The reason is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 while stimulating and producing human academic impulse and enthusiasm for beauty and freedom in the way of "evil", too much non-aesthetic content was secretly introduc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aesthetic "knowledge", and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human nature" and "beautiful essence", "good form" and "beautiful form" were produced, so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struct an aesthetic context in the sense of "knowledge". Only by cleaning up these problems can we establish a solid ra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杨丽萍;东西方文化比较: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王巧慧,黄斌;自然内在价值新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胡纹,苏勇,吴建川;庄子的艺术审美观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刘容;试论嵇康的自然主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美卿;;论《诗经》的忧患意识[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金坤;;《诗经》忧患意识原论[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大学;2003年
3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8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9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李文;深圳、北京、哈尔滨植物景观探讨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4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薛松华;苏轼的思想与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2年
7 李琦;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2年
8 孟祥英;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道龙;汪曾祺小说传统意蕴和现代意识的阐释[D];扬州大学;2002年
10 李剑;在时间中自由地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艳艳;张二艳;;论爱与美的相通性[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2 张蕴艳;;“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3 韩书堂;;全球化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美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高建平[J];学海;2011年04期
4 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J];艺术·生活;2006年06期
5 邓娜;刘晗;徐飞;;畅论中国美学与文化精神——“李泽厚思想学术研讨会”报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6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白洪菊;;浅谈当代丑学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8 张法;;休闲与美学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阎国忠;;美·爱·自由·信仰[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10 郑惠生;;生态时代的城市交通美学问题[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大学文学院 程相占;新世纪中国美学一瞥[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祝东力 章启群 王锦民;中国美学的省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5 刘成纪;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N];文艺报;2004年
6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7 朔风;美学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N];学习时报;2004年
8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4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5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9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刘颖;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地域观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1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