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审美人类学

发布时间:2019-09-26 07:18
【摘要】:中国的审美人类学是在对中国美学的反思中诞生的,有着鲜明的“民间意识”、“语境意识”和“田野意识”。它主张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关注中国民族民间丰富独特的审美创造活动和艺术,以改造传统美学的西方中心主义、精英主义倾向,恢复和激活美学对民族审美传统和当代文化发展的思考,增强美学解决本土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使美学的抽象思考建立在扎实的人类学的实证调查和丰富材料上,使美学研究既具有超越品格,又具有现实情怀和实践精神。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CZW002)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君;;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的民族舞蹈开发——以秧歌与秧歌节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春江;;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3 刘艳艳;黄华燕;;侗族鼓楼艺术和文化功能初探——以三江独峒乡高定村鼓楼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银建军;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巴马长寿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徐迎新;;心灵的亲证:中国艺术人类学探寻历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杰;;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7 尹庆红;;文艺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审美人类学的兴起[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向丽;;行走在美学与人类学的边界之处——论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9 范秀娟;;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10 尹庆红;;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丹;个人·家·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郭远;新民谣的情教功能[D];上海大学;2012年

4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飞雁;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秀敏;现代社会的个性道德探寻[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田玉玲;供奉与表达——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与“赕”的关系解析[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敦;壮族《麽经布洛陀》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刘文静;学校特色发展:探索与超越[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可靠;侗族风雨桥建筑艺术[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胡小琴;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6 伍s,

本文编号:254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4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