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建设性后现代”方法论阐释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乐感美学”(14FZW004)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张玉能;张弓;;解构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4 汤拥华;;主客二分与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7年02期
5 章辉;;论韦尔施的后现代美学思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元骧;;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4期
7 王建疆;;是美学还是审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8 李西建;;解构之后:重审当代文艺学的本体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丽纯;[N];学习时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王丽娟;;从先秦“用诗”看其诗歌观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祥;;“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继华;;宜: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翊重;;对任意判断的指反断非演算规律研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杨秋;;从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探析博物馆教育游戏的意蕴[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桂晓;舒克申小说创作与其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章辉;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J];人文杂志;2004年04期
3 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刘德海;脑力操练篇——“后现代”叙事[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3 张建国;梅露;;真实的笛声 真实的力量——评电影《图雅的婚事》的后现代表现手段[J];电影评介;2007年22期
4 钟学庆;;飞鸟之景 未尝动也——关于艺术考察时体会到的无能抑或平凡[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5期
5 陶言;;卫浴的后现代情怀[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年12期
6 栗峥;;后现代角色观[J];电影艺术;2008年04期
7 万志全;;造作与叹息——论《桃花运》的后现代情调[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8 刘娜;;披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主义话剧——简析孟京辉话剧的非后现代性及其所具有的后现代剧演形态[J];美与时代(下);2012年01期
9 于奇智;后“后现代”[J];读书;1994年10期
10 张博颖;“后现代”与中国产品审美设计[J];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严勇;;科学卫士反击后现代[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刘志军;侯春娜;;浅析后现代心理学思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史占彪;骆宏;曾海波;;后现代“心理教练”:助人模式的新趋势[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杨山青;;文化的焦点,后现代的视角:2000年以来我国异化和归化研究综述[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峰强;叶浩生;彭运石;;过程(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惠茜;;麋鹿后像论[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仪平策;;中国的艺术大众化与“后现代”问题[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9 王岳川;;海外学者的“后学理论”与文化批评[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10 马永波;;客观化诗学的生态维度[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荣君;后现代城新思路审视市场[N];天津日报;2006年
2 马汉广;西方后现代意识的剖析[N];文艺报;2005年
3 刘兵;后现代、科学与公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周雁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马驰;如何走出后现代[N];文艺报;2010年
6 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后现代交锋:一种全新的启蒙[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堂家;“后现代”衍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刘悦笛(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后现代的一种视域:思想与文化的交锋[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王天民;深刻认识现代发展模式弊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向笔群;黔东的“后现代”[N];贵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洋;当艺术成为一个疑问[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祥浩;关于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哲学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高倩;后现代的忧郁喜剧[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3 王美玲;后现代语境中的道德状况之探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楙;历史的建构:解读卢森堡事件的后现代改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钟金花;后现代—一种新的元叙事的合法化进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曾彩媚;一个多元的后现代世界[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闫宏一;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后现代儿童[D];河北大学;2013年
8 李蔓;语言之为语言—人之为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邬蒙;迷失于后现代的田园[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43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4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