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谢榛诗歌审美体验生成论刍议

发布时间:2019-10-13 00:30
【摘要】:艺术的“审美体验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深层的人生体验为基础,在心灵的、总体的生命体验中,达到心与物、情与景、形与神、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感悟与创造。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以他深刻的见解和独有的笔触,在中国诗歌“感于外物”的“兴”、“登眺山川”的实践、浸渍书籍和借助他人以启己等不同方面,,对中国诗歌审美体验论作了新的补充
【作者单位】: 四川教育学院绵阳分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振奎;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发生模式:审美感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王文才;论审美体验[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谢屏;在译诗中传达审美感兴的高峰体验[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晶;审美感兴论[J];学术月刊;1997年10期

5 胡宁非;;试论审美感兴的“个人性”与“超越性”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6 苏连英;陶水平;;与时俱进,引领美学教材创新的先锋——读王一川教授主编的《新编美学教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7 段初发;译诗词必须传达审美感兴的高峰体验──读诗渊冲英译辛词《永遇乐》和《西江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汪又红;试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9 秋枫;;中国诗学中感兴、意象、意境的解读[J];诗词月刊;2007年08期

10 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晶;谢榛论诗的审美感兴[N];光明日报;2005年

2 周月亮;恢复直觉的“活法”[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夏硕琦;潜象在胸[N];北京日报;2003年

4 王锡云;打开儿童艺术潜质的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钟涵;神凝昆仑[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陈皮;与先锋的智性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杜寒风;禅与诗学[N];光明日报;2004年

8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林志强;建构《美术教育心理学》[N];美术报;2003年

9 钟涵;寸璧片玉 人世沧桑[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深版;生死经历造就《瑜伽冥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鹏飞;中国古代诗学兴象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琴;互联网时代审美意识的嬗变[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栾芳;论审美物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贾伟;明代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及其对明代绘画艺术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元;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主客体辩证[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6 姚爱斌;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D];安徽大学;2001年

7 芮瑞;唐代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时空观念[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伍艳;张炎词云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4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