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治美学的路径和方法——基于冯友兰和朱光潜的论辩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X085)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宛小平;;从新发现朱光潜画论“残稿”看其绘画美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刘欣;;朱光潜“不即不离”说之批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朱安迪;;论文学创作的灵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周方;;试论东坡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审美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朱静仪;;定势心理的中介论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于珊珊;;浅谈中国书法的抽象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薛星星;;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孙玉石;;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7 唐健君;审美伦理视域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霍永丰;影视传媒教育中的审美幻象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伟平;人间幸福的执著追求[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丽平;动画创作中的灵感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郑玺;交互式电子积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陈翔;帕格尼尼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情感共性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晶红;论情景喜剧的审美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林秀;芥川龙之介文学主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国忠;再论朱光潜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李国显;夏洁;;“超脱思想”对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影响[J];四川戏剧;2007年03期
3 朱良志;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4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宛小平;;《谈美书简》——朱光潜建构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尝试[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9期
6 董龙昌;;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敏o,
本文编号:254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4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