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历史文学审美属性与独特形态理论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10-25 19:06
【摘要】:正 历史文学是一个颇具弹性的概念。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我这里把它界定为以一定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加工创造的一种文学。这也是迄今为学术界绝大多数人接受认同的一个概念。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态,历史文学发展到今天大约已有近千年历史。在西方,从文学的历史到向历史的文学的转换,这一"文"(形态)的自觉,起码也经历了五、六百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晓昕;冯广艺;;杜甫诗歌色彩运用之美[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林希;试论歌唱的艺术创造[J];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欧阳骏鹏;;论闻一多对新诗及新诗语言的贡献[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邹黎;周晔;;王尔德对郁达夫的影响[J];前沿;2012年05期

5 俞超;;郁达夫小说中诗词文本的互文性及其文化意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童敦彬;论郁达夫小说创作特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杜红娇;《西厢记》《牡丹亭》抒情艺术的比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8 谢素科;十八世纪德国与法国的文化冲突——兼论德国启蒙运动的民族特性[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9 张存霞;;美狄亚与曹七巧形象比较[J];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东莉;;论学校德育的审美渗透[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孙玉石;;郭沫若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下)——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黄侯兴;;闻一多郭沫若前期诗论比较[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韩立群;;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8 何振良;;试析晋江民间信仰的人文特征[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曾祥旭;;诗歌艺术兴象和汉画像题材艺术的对比考索——以鸟类题材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佴荣本;;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3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璐;谷崎润一郎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2年

6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8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赵艳花;突围与回归[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D];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鹏;俞平伯散文创作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玲;郁达夫与自然主义[D];郑州大学;2010年

3 马树芳;李贽与卢梭诗学比较[D];安徽大学;2011年

4 阳萱;从《艾凡赫》看司各特的调和观[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冬梅;徘徊与抉择中的“市长”[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祖光;论歌德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家军;试论郁达夫创作早期的个性化文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2年

10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明;论历史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化”问题[J];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04期

2 吴秀明;关于历史文学的虚构自由与限度问题[J];浙江学刊;1988年03期

3 吴秀明;论历史文学真实的心理化过程[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0期

4 张晓松;试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吴秀明;;历史文学的虚构[J];学术研究;1990年01期

6 吴秀明;当代视野中的历史文学走向及其艺术反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03期

7 朱平楚;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兼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问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8 吴秀明;从历史真实到现代消费的两度创造——论历史文学真实的现代转换[J];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9 王为;克莱奥、缪斯与人——对历史文学理论及创作的思考[J];文艺争鸣;1991年03期

10 吴秀明;论历史文学创作与读者的艺术接受[J];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重建·隐喻·哲学意味——历史文学作品三层面[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童庆炳;;历史文学中的封建帝王评价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安玲;;从传统京剧的衰微看艺术形态的边缘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刘伟生;;历史真实还是心灵真实——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其亨;庄岳;吴葱;;处处书堂选字名 无非道古淑今情——清代皇家园林景名用典的审美意义[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6 沈湘平;;马克思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亦军;;《死水微澜》的历史“反叙述”——对作品“历史真实”的思考[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8 王岩;;重现历史真实的永存记忆——由国家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哥本哈根》谈起[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王可;;感受·宣泄·沉浸——数字交互动画的艺术形态分类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智一桐;;浅谈扮演历史真实人物的几点体会[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陶;历史文学“人性化”之我见[N];文艺报;2004年

2 彭忠德;历史文学:生动·细节·度[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巨才 郑峰 何镇邦 包明德 顾骧 马振方;“历史文学创作与民族精神建设”研讨会摘要[N];文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隽;海峡两岸学人为历史文学着急[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王蒙;历史、国情与文学[N];文艺报;2002年

6 红孩;关于历史文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杨鸥;海峡两岸历史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吴秀明邋王姝;历史文学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现代建构[N];文艺报;2007年

9 马振方;历史文学需要历史的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叶熙;两岸历史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台北召开[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潘定武;《汉书》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5 王姝;多元哗变下的“史诗性”重构[D];浙江大学;2006年

6 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周福如;香港现代派小说论[D];苏州大学;2002年

8 李宏伟;玉楼梦小说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金进;革命历史的合法性论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连生;明代弋阳腔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昊然;边缘的声音[D];郑州大学;2006年

2 成佳妮;春秋晋国历史文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范国强;试论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古代优良史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浩波;中国当代历史文学之史观考察[D];郑州大学;2006年

5 赵胤先;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晶晶;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王宜兰;艺术形态中人与环境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孙彬锋;市场经济伦理的辩护与批判[D];华侨大学;2004年

9 王毅;集成时序分析与形态理论的证券价格预测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于敏;聊城八角鼓传播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2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52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