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与和谐的中西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肃;;损益古今 权衡中外——《中西500年比较》评介[J];江汉论坛;1990年02期
2 李忠昌;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中西比较[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6期
3 ;中西比较的目的在更深认识中国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4 罗炽;《老子》中道论[J];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02期
5 郭太风;传统文化深层特征的中西比较与思考[J];开放时代;1995年05期
6 宗文举;孔子社会稳定思想的现代诠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7 杨立民;中西比较诗学双向阐发摭谈[J];学术交流;1996年04期
8 徐长福;中西比较模式的审视[J];哲学动态;1996年07期
9 陈鸿祥;漫说林语堂[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6年02期
10 王明居;中和与和谐的中西比较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解乒乒;丁保玉;;武术“中和”思想与养生健身[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王绍增;;关于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绍增;;论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谨;审美批评的限度[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任建华;宁烟的管理伦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陈平原 北京大学教授 吴清源;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陈平原;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余人;2003年10种引进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彭吉勇;论中医是中和之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经济所 刘兰兮;中国经济史学的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白丁;了解美国教育的一扇窗[N];光明日报;2005年
9 周恩荣;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庄振华 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中西比较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雅洁;京派小说的民族化特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焦金波;中西传统政治正义理念及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蒋尉;儿童体罚问题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侯峰;古典数学思想的中西比较及哲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5 崔罡;“位”观念的提出[D];四川大学;2005年
6 代婷婷;中西传媒政治沟通比较[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为yN;19世纪前中西游历小说的文体流变[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鑫;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李怡;中西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10 孟萌;中西纪念性景观比较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6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