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苦难、科学
本文关键词:自由、苦难、科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高尔泰的美学世界不是单方面、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多向性、内涵丰富的体系。由于他本人思想视域的宽阔,既有美学家的理论素养,又有作为艺术家的独特气质,他建构的美学世界,寓深沉于生动之中,严肃于激情之中,丰富多样,而又风采独具。高尔泰美学的三重世界,即自由世界、苦难世界、科学世界,是他美学思想集中呈现的三个领域,对这三重世界内涵的深入挖掘,旨在探讨高尔泰美学思想散发出光芒的缘由所在,更全面的把握高尔泰美学思想的价值。 第一重自由世界,从美是自然的人化出发,为“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自由世界的标志性命题做出理论铺垫;通过一个逻辑性并不完整的哲学推理过程,从哲学的层面论证美是自由象征命题的由来,对“自由”内涵无所不包的美学阐释,让我们得以看见高尔泰美学思想极大的包容性,自由与美的全方位共通,也最终深刻的揭示着“美是自由的象征”命题的合理性。 第二重苦难世界,高尔泰苦难生活的历程,使苦难世界积淀着太多的酸楚和血泪,在高尔泰所经历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把“人”作为其美学世界建构的推动者,力图把“人”深深的刻画进历史的角落,高尔泰人学思想是美学思想在哲学高度上的跳跃,他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使其美学思想摆脱了狭窄的研究领域,生根在更广阔的哲学空间;正是由于苦难的侵蚀使高尔泰对美和自由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美是自由的象征”的命题也因高尔泰的苦难经历而积淀了更多的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自由开始成为异化当然的对立面,被赋予了人性复归的伟大意义。 第三重科学世界,美学研究发展到80年代中期,在基础研究领域各种可供研究的观点和立场呈饱和状态,美学研究亟待新的突破,从而走出困境。美学对科学的召唤焕发了美学的生机,而高尔泰就是促进美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后期美学思想中融入了大量当时科学界流行的观点、理论,使得他的美学视域更加宽阔,这也造成了其美学思想的模糊性。 高尔泰美学的三重世界是他美学理论完美呈现的画卷,三个世界相互依存,相辅相生,共同构筑了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大厦。高尔泰极富特色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当代美学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高尔泰美学思想研究,对于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尔泰 美学思想 自由世界 苦难世界 科学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9
- 第一章 自由世界9-17
- 第一节 美是自然的人化9-10
- 第二节 美与自由的哲学推理10-14
- 第三节 对“自由”的美学阐释14-17
- 第二章 苦难世界17-27
- 第一节 在苦难中彰显人的价值17-22
- 第二节 苦难浸润的自由与异化22-27
- 第三章 科学世界27-34
- 第一节 美学与科学的融合27-30
- 第二节 高尔泰的科学美学观30-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 科研成果登记表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宪光;主体性美学——高尔泰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2 邹华;主体存在与感性动力──高尔泰的美学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萧默;;《寻找家园》以外的高尔泰[J];学习博览;2008年03期
4 张涛;;那一代人的“心史”——读高尔泰《寻找家园》[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5 赵士林;;社会消解与主体退出:文化的困惑——高尔泰美学思想述评[J];文艺争鸣;2007年01期
6 黄扬;扬弃“积淀”的历程:高尔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新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文学的创造性[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4期
8 阮学永;;高尔泰的“自由美学”再认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丁少伦;当代形而上学本体论美学思想之批判——关于建立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初步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10 赵勇;;加法之累与减法之美[J];博览群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春文;;母语世界的恋人与尴尬[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春文;;徘徊六合无知己,飘若浮云且西去——读高尔泰先生《寻找家园》杂感[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关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风;古老美学思想的再发现[N];光明日报;2002年
2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高尔泰《寻找家园》在美国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5 陈圣生;重新发现叔本华的价值[N];文艺报;2002年
6 高尔泰;哪敢论清白[N];南方周末;2010年
7 赵雪;微型古建展示传承古建文化[N];科技日报;2008年
8 ;年度发现·图书[N];南方周末;2004年
9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10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6 张s
本文编号:258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