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神”范畴的人类文化学释义
发布时间:2017-03-22 15:00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神”范畴的人类文化学释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古以来,神的观念就被古人所重视。不论是定义自然物的神祗,还是形容人的某种价值体现,神的表现力始终处在人心特别关注的领域。我们知道,中国古典美学是以人为核心价值的体验哲学,始终关心的是人的当下的生活境遇。因此,对于神的发展和延续过程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神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解释的考证,对于神在中古发展轨迹中所显现出的民族特色和哲学意蕴的思索,正好印证神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典美学之灵魂诉求的典型。 魏晋南北朝之前,古人对于神的思索主要体现的是神的哲学含义,即神在人的生死命运以及宇宙万物等众多神灵世界中的具体表现。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朴素内容:一是原始的自然神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各种物象和复杂变化的现象的情感交织。二是人文神即华夏始祖神的顶礼膜拜,体现了人与自然神先后出现了神人融洽到人神杂糅再到人为“天地人”三才之一,逐渐彰显人的魅力和自我价值。其次,随着儒道两家对自然中存在的神道进行了感性化描述和理性思索,加之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重要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古人依据道法自然而取法于自然并制而用之的观念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当儒家神道设教成为一种经世致用的传统后,人的身心即外在形体和内在神气便成为了关注的对象。所以人类重视对于人的主体力量的,关注自然理性下的主体人的生命特性,神随即衍伸出两种附带的概念,即鬼神和形神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神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神的发展可谓复杂多变。由于文人对玄学的追求和行为的洒脱;佛教僧侣之间对形灭神不灭展开的大讨论;道教门徒对神仙谱系的发展以及之后受其影响深远的禅宗心学,均令神的追求获得了由外到内的转化契机,且在这个层面上,神的理念也由哲学视角转化为宗教和艺术视角。 此后,神的理论被成功的应用到古代绘画、书法、音乐以及文学、诗词、戏剧等诸多文艺中,神进入文学与艺术创作之后,推陈出新,将神赋予了艺术品评的至高境界。神不但在艺术创作构思、意象生成和境界呈现中具有纯粹的至高地位,而且在创作者中也树立了独特的个性、品味、风格、气质及涵养等价值观念。使神在文艺的诸多领域即音乐、绘画、书法、文学、诗歌以及曲词中都得到了广袤的发展,进而将神的韵味与重品鉴、重境界、重修为、重情义、重理想以及重品味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关键词】:自然神 始祖神 神道 形神 鬼神 神思 神韵 神与物游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第一章 朴素原始的自然神崇拜19-30
- 第一节 日神崇拜19-22
- 1、日神为上古人所认知的唯一对象19-20
- 2、日神的形象、日神的特点、日神的分化20-22
- 第二节 月神崇拜22-23
- 第三节 云神与风神崇拜23-25
- 1、云神形象特点23-25
- 2、风神形象特点25
- 第四节 山神崇拜25-27
- 1、古昆仑山地域环境特征(古昆仑山所处位置,云雾、高山称云山,天山)25-26
- 2、古昆仑山与日神、混沌神的关系26-27
- 第五节 水神、社稷神与灶神崇拜27-30
- 1、水神的形象特点28
- 2、社稷神与灶神的形象特点28-30
- 第二章 人文神即华夏始祖神的顶礼膜拜30-42
- 第一节 前期:人文气息介入的人神世界30-34
- 1、炎黄大帝德高望重的形象解读30-31
- 2、伏羲女娲阴阳和合的形象解读31-33
- 3、关于历史上“神人”的描述33-34
- 第二节 中期:人的地位和能力的提升34-37
- 1、民神异业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4-36
- 2、民神杂糅的表现导致民神关系的变化36-37
- 第三节 后期:关于人与天关系的讨论37-42
- 1、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的描述37-39
- 2、关于荀子对于天论的思索39-42
- 第三章 儒家和道家对于神道的理性思索42-48
- 第一节 儒道对于神道行迹与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42-43
- 第二节 儒道对于神道阴阳学说描述43-44
- 第三节 儒道对于神道大化及功用问题44-45
- 第四节 儒道对于神道显现的相似理论45
- 小结45-48
- 第四章 形神和鬼神理论48-57
- 第一节 形神观念的思索48-52
- 第二节 形神相俱、形神相依和形神相离三种表现52-54
- 第三节 鬼神的大讨论54-57
- 第五章 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体表现57-71
- 第一节 玄学对于神意韵的激发57-59
- 第二节 佛教关于神灭神不灭的讨论59-69
- 1、《牟子理惑论》对于形神的正言61-62
- 2、罗含《更生论》对形神的描述62
- 3、慧远《形尽神不灭》对形神关系的创新62-65
- 4、宗炳《明佛论》对形尽神灭思想的延伸65-67
- 5、郑鲜之《神不灭论》形神观念与玄学的融合67-68
- 6、范缜《神灭论》对形灭神灭思想的阐释68-69
- 第三节 道教对于神仙谱系的发展69-70
- 第四节 禅宗即心即佛思想的印证70-71
- 第六章 、神在文艺门类和文艺创作自我领域的多重表现71-84
- 第一节 文艺创作之构思72-75
- 第二节 文艺创作之灵感75-76
- 第三节 文艺创作之体验76-78
- 第四节 文艺创作之意象78
- 第五节 文艺创作之境界78-80
- 第六节 文艺创作之鉴赏80-84
- 参考文献84-87
- 后记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仕伦;;“人是精神物”与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天道;;“神”:杜甫诗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神”范畴的人类文化学释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6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