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中国“草根明星”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1:08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草根明星”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草根明星”现象已经成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审美文化现象。本文采用大众文化的理论视角,努力揭示“草根明星”现象的实质、原因、特征、意义,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反思。围绕这一目标,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阐释了研究当代中国“草根明星”现象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并且分析了“草根明星”这个词语的不同“所指”,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特指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非专业的、借助大众传媒的平台而迅速成名的一类演艺明星。同时,该部分归纳整理了到目前为止对“草根明星”这一大众文化现象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指出这些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一章是对“草根明星”的界定。首先对典型的“草根明星”现象进行了提炼描述。然后分析了“草根明星”的特征:“草根明星”出身平凡、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但是成名之后却无法离开草根这个标签;“草根明星”对高雅艺术的运用也是形式化的,并不追求高雅艺术的深度;在粗糙的服装和高雅艺术表演背后是草根和“明星”的双重身份。最后得出结论:“草根明星”既不是真正的草根,也不是真正的明星,,他没有独立性,而是从属于一个“草根明星”故事。“草根明星”现象的本质是一个大众文化的典型文本,本文将其称为“草根明星文本”。 第二章阐释“草根明星”现象产生的原因。“草根明星”在网络、电视上的大量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它的出现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有“美善统一”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基础,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情感困境的反映;既是大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表现,也依赖于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是“草根明星文本”的分析。“草根明星文本”中蕴含着大众对于身份认同和情感宣泄的需求。“草根明星文本”中体现出种种矛盾:它采用真人真事但经过媒介的刻意创作和虚构,兼具真实性和虚构性;它颠覆了以和谐为原则的审美传统但又落入大众文化模式化的窠臼;“草根明星文本”中的草根是符号化的,这也方便了随时对这个符号进行操纵以达到商业目的。“草根明星文本”的接受也有其特征。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存在复杂混合的动机和态度,例如会采取同情与质疑这两种矛盾的态度。受众对“草根明星文本”的审美接受体现出以下特点:审美趣味的雅俗共赏、审美对象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失。 第四章是对“草根明星”现象的审思。“草根明星文本”开始还能表达民意,但随着发展草根的符号化趋向,“草根明星文本”越来越失去独立性而更多地体现出文本制造者的强权。对于受众来说,“草根明星文本”的影响也不是单方面的,一方面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它提供的又是一种虚幻的满足,模糊了真实生活与虚幻影像之间的差别。 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下文化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文化环境,有利于引导大众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关键词】:当代中国 草根明星 草根明星文本 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4;G122
【目录】:
  • 目录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论9-12
  • 第一章 “草根明星”的界定12-20
  • 一 “草根明星”现象描述12-14
  • 二 “草根明星”的特征14-18
  • 三 “草根明星”的本质18-20
  • 第二章 “草根明星”现象成因探析20-28
  • 一 历史文化思想的土壤20-23
  • 二 转型期社会矛盾导致的心理困境23-24
  • 三 大众文化的兴起24-25
  • 四 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受众的话语权25-28
  • 第三章 “草根明星文本”分析28-40
  • 一 “草根明星文本”的深层意蕴28-30
  • 二 “草根明星文本”的美学特征30-35
  • 三 “草根明星文本”受众接受分析35-40
  • 第四章 “草根明星”现象的审思40-45
  • 一 “草根明星文本”中的民意和强权41-42
  • 二 “草根明星文本”对受众的影响42-43
  • 三 “草根明星”的局限性43-45
  • 结语45-46
  • 注释46-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李群英;奏中虽有前朝曲,却是新翻杨柳枝——试谈现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6 庄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7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8 周桂君;;古希腊神话语境下的济慈思想与审美倾向研究[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9 王萍;;“真”与“美”的内涵叩问及认知质询——济慈“美即真,真即美”中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研究[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10 周云,彭光芒;综合性中文门户网站女性频道与青年女性发展——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例[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文虎;;全球化和我国大众传媒的整合与兼并[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9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大众传播对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2 檀巧芳;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研究二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颖;电视叙事理论刍议[D];厦门大学;2001年

5 杨一苗;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山小琪;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雄;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及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熊俊龙;花卉科技期刊品牌化经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季晓敏;中国电视频道细分化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草根明星”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62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