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万书元;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祖利,张玉霞;《聊斋志异》的生态美学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家发;一部“接着讲”的优秀的文学理论新教材[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程勇;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杨琳;社会转型期文学批评的跨媒体现象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本朝;从现代性到全球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资源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7 萧君和;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叶知秋;;“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可能性考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银建军;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巴马长寿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陈吉猛;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2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蔡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鄂继荣;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念祖;论生态建筑的审美趋势[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作家文学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4 王春辉;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承笃;巴赫金文化诗学中的对话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闫文杰;沈从文作品的古典和谐美[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立元;;关于实践美学发展的构想[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2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3 王南n\;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J];江海学刊;1999年05期
4 谢永康;从人类学范式看马克思哲学的定位问题[J];求是学刊;2001年02期
5 朱立元;贾玮;;蒋孔阳美学:一种通向未来的美学——兼评章辉博士的《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J];探索与争鸣;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2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3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5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6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7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9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10 张fg;山水鸟鱼之乐的生态美学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好哲;;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骏
本文编号:2765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76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