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0-08-26 13:41
【摘要】:自然审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普遍现象和核心内容,它主导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方向。现代美学原理中的自然美理论虽然探讨了自然美现象,但它本质上是现代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不能对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进行有效的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自然审美是一种前现代的审美实践,它的哲学根基可以溯源到中国古代特有的自然观,正是在这种自然观的基础上,人与自然所共在的意义世界被建构起来,这个被建构的世界在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则显现出了自然之美。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梁辉成;;化育万物谓之德——谈《庄子》的“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們;《道德经》与生态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荣培;;东亚思想中有机整体主义的哲学意味(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程少川;;道德教育的系统观察视角及其认知的艺术与科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林宏星;;天人和谐:一个待完成的过程——荀子“天论”的生态伦理意识[A];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丽;;“上苍”一词的词义变化及其英语翻译探讨——以“感谢上帝,感谢上苍”英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10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凌;生态伦理与人道主义——18世纪西方自然观的形成及其当代影响[J];唐都学刊;2004年03期

2 向吉英;自组织理论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启示[J];哲学动态;1994年09期

3 霍有光,顾利民;中国古代早期儒家自然观与应用哲学[J];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03期

4 谢丹;道家自然观的长处与不足[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5 朱宝信;再论马克思的“自然存在”观──“审美自然观”与“环境价值论”的关系论说[J];攀登;1999年01期

6 戴建平;葛洪自然观探讨[J];中国道教;2000年02期

7 刘敏;从物质功用到“真美”──魏晋前自然观的美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孙厚才,裘孝琦;论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芬;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转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曲士英;自然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学新;;试析“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延莉;;浅析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辛科;;我国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与价值内涵演变——从“严打”到宽严相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余学新;;试析“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王鲁宁;;略论循环经济的生态学价值及哲学基础[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张安;;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田辰山;;“一”与“多”,人文奥运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奥林匹亚到北京[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峰 欣信;姚迪雄的“自然观点”[N];美术报;2001年

2 主评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刘华杰;定期刷新我们的自然观[N];光明日报;2001年

3 余瑞祥;确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N];光明日报;2004年

4 邹万银;和谐自然观与元曲[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5 勇进;生态文明的自然观[N];浙江日报;2003年

6 肖 巍;女性和女性主义的自然观[N];学习时报;2004年

7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 法学硕士 讲师 肖新社;试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基础[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宋正海;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科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9 尹汉生;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N];湖南日报;2005年

10 冯俊;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3 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清华大学;2005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振芳;法兰克福学派“人化的自然”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庆华;论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D];长安大学;2010年

3 朱竞生;论道家自然观对中国书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云磊;浅析北宋儒学复兴背景下的山水自然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邵明媛;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丁晓艳;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崔桂英;“大自然的歌手”与“大自然的崇拜者”[D];延边大学;2005年

9 王薇;从生态角度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艳;厄内斯特·海明威和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观之比较[D];中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5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805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