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高温颜色釉系列作品的创作说明
发布时间:2020-12-31 19:44
高温颜色釉是陶瓷的重要装饰材料之一,它以天然矿石粉末和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成分,混合釉浆制成的高温色釉釉料,使其附存于瓷土胚体上,经1280-1310度左右的窑火中成型。其独特的材质赋予了它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有的艺术表现力。这些材质特征和肌理将高温色釉的艺术语言塑造的极为独特,而它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陶瓷绘画的表现形式。本文将色与光在颜色釉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与表达,以及高温颜色釉材质特性与艺术表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色光语言对色釉绘画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研究的中心,从《流光》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对本文的探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对中西方绘画理论中有关于色光方面的理论进行概括,进而对高温颜色釉的特性与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相关理论对《流光》系列作品创作的启示,并通过实践进行记录和分析光与色的理论以及颜色釉的多重特性对作品的影响;然后通过对高温色釉材质、肌理、色彩这三个方面的艺术表现进行发掘,对当代高温色釉绘画的相关人物的作品进行探讨,来研究当代高温色釉绘画对《流光》系列作品创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系列作品的实践过程和心得进行研究分析与记录,希望通过对《流光》系列作品的实践与分析,进行系统...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克劳德·莫奈《阳光下的国会大厦》图片来源:网络
、审视对象,这些前期准备的落实皆是以色光的存在为条件。不同文明背景下,哲学概念的差异,艺术家在对色光的审视、感受、阐述方式上有着相当多的区别。介于色釉多种多样的组成,于1300℃左右的窑火中产生的亮丽色泽和肌理,又因其不完全的可控性,与大自然的光与色变换不可捉摸有异曲同工之意,对色光的表达与出乎意料的釉色变化相融合会产生一种不可言语的艺术美感。2.2颜色釉的特性与影响高温色釉所使用的釉料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将其以一定比列混图1克劳德·莫奈《阳光下的国会大厦》图片来源:网络图2张大千金碧山水图片来源:网络
浇?惺笛椋??且蛭?对釉料的实验经验不足导致失败,失败原因是因按照中国画的手感使用毛笔进行绘画,釉料中添加的水分太多致使无法发色。吸取此次教训之后,我再次进行创作,在不改变釉料浓度的情况下使用烧杯倾倒堆釉、尼绒刷和羊毛排刷进行涂釉两种方式进行创作,再次失败,总结失败原因是堆釉过厚并且不同颜色过分混杂,导致无法发色、画面形态混乱和不理想窑变。经过前两次的实验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决定将较好控制的、发色不易变化的纯色釉直接使用,以及作品需要的部分花釉、复合釉进行实验试釉,如图3至图5:在进行了一部分釉料的试釉之后,我再次创作了一部分作品,发现一些花釉和复合釉在烧制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窑火的不确定性还有施釉手法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初期创作的进行、各种色釉的使用,我也逐渐总结出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与之前我所查询了解到的有关高温色釉的诸多理论相互对照,使我受益颇丰,我逐渐发现,色釉创作想获得预期画面,必须要对釉料、施釉方式、温度和泥板都有所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选用色釉与主题的符合程度有所了解掌控。首先,各种色釉的施釉厚薄,流动性和呈色有所区别的,理解其物理化学特性是必要的。由于陶瓷艺术的工艺性,只有更深入的了解材料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加以控制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例如,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的黄釉,虽然着色力强,颜色鲜艳,但因为他们对烧成温度有限制,温度过高则不易成型、易发散,而常规窑炉的烧制温度明显高于普通黄釉的耐温性,如要使用则需要加以其它方式进行限制。或者,含铜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的红釉,需要在充足的还原气氛里,而且施釉要较厚才能较好的发图5花釉试片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4从左至右:2号大红、新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陶瓷艺术综合性方式研究——以高温颜色釉装饰技法为例[J]. 麻汇源. 陶瓷研究. 2019(06)
[2]试论颜色釉山水瓷画的艺术性[J]. 赵中良. 景德镇陶瓷. 2018(05)
[3]浅谈高温颜色釉绘画的意象表现[J]. 支怡芸. 陶瓷研究. 2018(01)
[4]浅析陶瓷美术的艺术表现[J]. 余晓霞. 艺术科技. 2017(08)
[5]略谈颜色釉的绘画的作用[J]. 周华林. 景德镇陶瓷. 2017(03)
[6]高温颜色釉—火中奇葩[J]. 万庆. 景德镇陶瓷. 2011(06)
[7]浅析颜色釉综合装饰的写“意”性[J]. 余水贵. 陶瓷研究. 2009(02)
[8]在颜色釉生产中若干工艺因素对釉色的影响[J]. 耿矿法. 中国陶瓷. 1988(04)
[9]张大千谈国画创作[J]. 许竹楼. 文史杂志. 1988(01)
硕士论文
[1]论高温颜色釉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推动[D]. 王宁.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
[2]陶瓷壁画色釉形态语言研究[D]. 宋振金.西南大学 2013
[3]宋代山水画中的色光表现研究[D]. 肖霞.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50202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克劳德·莫奈《阳光下的国会大厦》图片来源:网络
、审视对象,这些前期准备的落实皆是以色光的存在为条件。不同文明背景下,哲学概念的差异,艺术家在对色光的审视、感受、阐述方式上有着相当多的区别。介于色釉多种多样的组成,于1300℃左右的窑火中产生的亮丽色泽和肌理,又因其不完全的可控性,与大自然的光与色变换不可捉摸有异曲同工之意,对色光的表达与出乎意料的釉色变化相融合会产生一种不可言语的艺术美感。2.2颜色釉的特性与影响高温色釉所使用的釉料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将其以一定比列混图1克劳德·莫奈《阳光下的国会大厦》图片来源:网络图2张大千金碧山水图片来源:网络
浇?惺笛椋??且蛭?对釉料的实验经验不足导致失败,失败原因是因按照中国画的手感使用毛笔进行绘画,釉料中添加的水分太多致使无法发色。吸取此次教训之后,我再次进行创作,在不改变釉料浓度的情况下使用烧杯倾倒堆釉、尼绒刷和羊毛排刷进行涂釉两种方式进行创作,再次失败,总结失败原因是堆釉过厚并且不同颜色过分混杂,导致无法发色、画面形态混乱和不理想窑变。经过前两次的实验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决定将较好控制的、发色不易变化的纯色釉直接使用,以及作品需要的部分花釉、复合釉进行实验试釉,如图3至图5:在进行了一部分釉料的试釉之后,我再次创作了一部分作品,发现一些花釉和复合釉在烧制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窑火的不确定性还有施釉手法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初期创作的进行、各种色釉的使用,我也逐渐总结出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与之前我所查询了解到的有关高温色釉的诸多理论相互对照,使我受益颇丰,我逐渐发现,色釉创作想获得预期画面,必须要对釉料、施釉方式、温度和泥板都有所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选用色釉与主题的符合程度有所了解掌控。首先,各种色釉的施釉厚薄,流动性和呈色有所区别的,理解其物理化学特性是必要的。由于陶瓷艺术的工艺性,只有更深入的了解材料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加以控制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例如,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的黄釉,虽然着色力强,颜色鲜艳,但因为他们对烧成温度有限制,温度过高则不易成型、易发散,而常规窑炉的烧制温度明显高于普通黄釉的耐温性,如要使用则需要加以其它方式进行限制。或者,含铜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的红釉,需要在充足的还原气氛里,而且施釉要较厚才能较好的发图5花釉试片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4从左至右:2号大红、新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陶瓷艺术综合性方式研究——以高温颜色釉装饰技法为例[J]. 麻汇源. 陶瓷研究. 2019(06)
[2]试论颜色釉山水瓷画的艺术性[J]. 赵中良. 景德镇陶瓷. 2018(05)
[3]浅谈高温颜色釉绘画的意象表现[J]. 支怡芸. 陶瓷研究. 2018(01)
[4]浅析陶瓷美术的艺术表现[J]. 余晓霞. 艺术科技. 2017(08)
[5]略谈颜色釉的绘画的作用[J]. 周华林. 景德镇陶瓷. 2017(03)
[6]高温颜色釉—火中奇葩[J]. 万庆. 景德镇陶瓷. 2011(06)
[7]浅析颜色釉综合装饰的写“意”性[J]. 余水贵. 陶瓷研究. 2009(02)
[8]在颜色釉生产中若干工艺因素对釉色的影响[J]. 耿矿法. 中国陶瓷. 1988(04)
[9]张大千谈国画创作[J]. 许竹楼. 文史杂志. 1988(01)
硕士论文
[1]论高温颜色釉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推动[D]. 王宁.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
[2]陶瓷壁画色釉形态语言研究[D]. 宋振金.西南大学 2013
[3]宋代山水画中的色光表现研究[D]. 肖霞.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50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5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