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建设规范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00:37
广东1956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0多年来,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建立起保护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的保护区网络。标识系统是提高自然抱歉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节。因此,很有必要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展开研究。研究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为对象,通过档案查阅法、分析比较法、典型调查法、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摸清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建设与管理现状,诊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有代表性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分别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结构,包括标识类型和标识基本类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管理,包括规划设计和维护管理方面;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人员对标识系统的认识...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概况
2.1.5 动植物状况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现状
2.2.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存在问题
2.2.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完善对策
2.3 研究方法
2.3.1 档案查阅法
2.3.2 分析比较法
2.3.3 典型调查法
2.3.4 样线调查法
2.3.5 问卷调查法
2.4 技术路线
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现状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结构
3.1.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类型
3.1.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基本类型
3.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管理
3.2.1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情况
3.2.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维护管理情况
3.3 自然保护区人员对标识系统的认识
3.3.1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3.3.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组成认识
3.3.3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要素认识
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行标不够系统
4.1.1 设施标识类型不齐全
4.1.2 基本类型不丰富
4.1.3 材质要求不具体
4.1.4 标识安置规定不明确
4.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规范建设不完善
4.2.1 标识类型不齐全
4.2.2 标识要素不详细
4.3 现有标识类型和要素不齐全
4.4 现有标识损毁严重
4.5 标识内容生硬陈旧
4.6 安置不合理
4.6.1 安置位置不合理
4.6.2 安置方式不合理
4.7 自然保护区人员对标识系统认识不够
4.8 社会服务中介水平不高
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建设规范化对策
5.1 编制符合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地方标准
5.1.1 编制原则
5.1.2 完善标识要素
5.1.3 丰富标识类型
5.2 规范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系统建设
5.2.1 规范规划环节
5.2.2 规范设计环节
5.2.3 规范施工环节
5.3 完善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系统维护与更新机制
5.3.1 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
5.3.2 建立标识系统更新机制
5.4 建立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信息管理系统
5.5 加强对有关人员标识系统的宣教和培训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提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应包含五种类型
6.1.2 提出了广东省标识系统存在的八大问题
6.1.3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大对策
6.1.4 编制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地方标准是核心对策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省湿地标识系统设计[J]. 毛旭锋,马建海,魏晓燕,刘小君. 湿地科学. 2015(05)
[2]香港郊野公园环境解说主要形式及其启示[J]. 陈世清,陈丽丽,王新,吴嘉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浅谈风景名胜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为例[J]. 卞贝佳.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3)
[4]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以晋江龙湖衙口滨海旅游区为例[J]. 王茹,黄安民. 襄樊学院学报. 2009(05)
[5]公园景点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李宏,王欢,孙丽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6]旅游景区标识规划设计初探[J]. 李宏,陈享尔,郭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7]语用翻译学原理在旅游标识语翻译中的运用——以桂林旅游景点为例[J]. 苏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8]武夷山风景区标识用语翻译评析[J]. 陈孝静.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8(02)
[9]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述评[J]. 张明珠,卢松,刘彭和,祝小迁. 旅游学刊. 2008(01)
[10]国家5A框架下遗产类景区(点)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J]. 李华辰,梁留科,谢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
硕士论文
[1]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评价研究[D]. 王亚惠.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环境教育导向的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构建[D]. 蔡凤琳.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名胜古迹中的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石莹.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
[4]喀斯特地貌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刘海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华清池风景名胜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 常志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6]基于“人—机—环境”互动的景区标识系统研究[D]. 曾志祥.湘潭大学 2009
[7]体现风景特色的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章莉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8]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D]. 曹吟吟.同济大学 2008
[9]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构建研究[D]. 仝松锋.四川大学 2007
[10]森林公园旅游解说规划技术研究[D]. 罗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3960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概况
2.1.5 动植物状况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现状
2.2.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存在问题
2.2.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完善对策
2.3 研究方法
2.3.1 档案查阅法
2.3.2 分析比较法
2.3.3 典型调查法
2.3.4 样线调查法
2.3.5 问卷调查法
2.4 技术路线
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现状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结构
3.1.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类型
3.1.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基本类型
3.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管理
3.2.1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情况
3.2.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维护管理情况
3.3 自然保护区人员对标识系统的认识
3.3.1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3.3.2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组成认识
3.3.3 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要素认识
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行标不够系统
4.1.1 设施标识类型不齐全
4.1.2 基本类型不丰富
4.1.3 材质要求不具体
4.1.4 标识安置规定不明确
4.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规范建设不完善
4.2.1 标识类型不齐全
4.2.2 标识要素不详细
4.3 现有标识类型和要素不齐全
4.4 现有标识损毁严重
4.5 标识内容生硬陈旧
4.6 安置不合理
4.6.1 安置位置不合理
4.6.2 安置方式不合理
4.7 自然保护区人员对标识系统认识不够
4.8 社会服务中介水平不高
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建设规范化对策
5.1 编制符合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地方标准
5.1.1 编制原则
5.1.2 完善标识要素
5.1.3 丰富标识类型
5.2 规范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系统建设
5.2.1 规范规划环节
5.2.2 规范设计环节
5.2.3 规范施工环节
5.3 完善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系统维护与更新机制
5.3.1 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
5.3.2 建立标识系统更新机制
5.4 建立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信息管理系统
5.5 加强对有关人员标识系统的宣教和培训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提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应包含五种类型
6.1.2 提出了广东省标识系统存在的八大问题
6.1.3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大对策
6.1.4 编制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地方标准是核心对策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省湿地标识系统设计[J]. 毛旭锋,马建海,魏晓燕,刘小君. 湿地科学. 2015(05)
[2]香港郊野公园环境解说主要形式及其启示[J]. 陈世清,陈丽丽,王新,吴嘉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浅谈风景名胜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为例[J]. 卞贝佳.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3)
[4]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以晋江龙湖衙口滨海旅游区为例[J]. 王茹,黄安民. 襄樊学院学报. 2009(05)
[5]公园景点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李宏,王欢,孙丽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6]旅游景区标识规划设计初探[J]. 李宏,陈享尔,郭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7]语用翻译学原理在旅游标识语翻译中的运用——以桂林旅游景点为例[J]. 苏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8]武夷山风景区标识用语翻译评析[J]. 陈孝静.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8(02)
[9]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述评[J]. 张明珠,卢松,刘彭和,祝小迁. 旅游学刊. 2008(01)
[10]国家5A框架下遗产类景区(点)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J]. 李华辰,梁留科,谢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
硕士论文
[1]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评价研究[D]. 王亚惠.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环境教育导向的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构建[D]. 蔡凤琳.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名胜古迹中的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石莹.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
[4]喀斯特地貌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刘海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华清池风景名胜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 常志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6]基于“人—机—环境”互动的景区标识系统研究[D]. 曾志祥.湘潭大学 2009
[7]体现风景特色的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 章莉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8]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D]. 曹吟吟.同济大学 2008
[9]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构建研究[D]. 仝松锋.四川大学 2007
[10]森林公园旅游解说规划技术研究[D]. 罗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3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5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