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美学中的关联思维——基于秦汉美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12 09:14
  在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美学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其"感性学"的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发掘。"关联思维"在秦汉美学研究中仍然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们对传统感性经验模式的认识。与通行的认识不同,作为中国古代的基础性思维方式,关联思维深刻地决定着各种思想意识与行动实践。这一起源于早期中国的思想要素,至战国后期趋于勃发,并在秦汉时代伴随帝国的成立而获得充分的展现。在这一整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感性"所关涉的物、感知与情感等主题,均凭借关联思维模式获得自身的特定性格,并作为基础性要素在美学领域中发挥久远而深刻的作用。我们从作为审美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审美对象的万物世界两方面分别展开,可以简要地勾勒出在关联思维的视角之下被重新审视的中国"感性学"的图景。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关联思维:中国美学的“感性学”
二、身体:关联性的主体
三、“感物”:秩序化的世界



本文编号:3030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30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